民國初年,陜西關中有個佛門弟子俗名叫作丁安德。丁安德不僅在佛學方面有較深的造詣,經常受聘外出講經布道.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深得百姓愛戴。因為他在家排行老八,所以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八善人”。
有一年,“八善人”來到省城西安講經布道。山于他知識淵博,語言風趣幽默,一連講了幾天,聽眾一天比一天多。這一天,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講經,一位拄著博士棍的洋教士突然擠進人群,傲氣十足地說道:“領教,領教。我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清教閣下,不知閣下是否愿意不吝賜教?”“八善人”抬起頭看了一眼洋教士,道:“請講!”“聽說你們佛教的清規戒律很多,不但忌食葷腥,就連蔥姜韭蒜之類也不準食用,但不知你們是否允許喝酒?”“八善人”答道:“國有國法,佛有佛規,世間一切宗教都有不同的信戒。佛門認為酒多傷身,酒醉失德,喝酒害多益少,故戒而不飲。”“那你們是否也忌食高粱?”“高梁乃五谷雜糧,食之可滋養身體,延年益壽,當然可以食用。”“這我就不明向了,酒乃高粱釀造,你們為何允許吃高粱卻小允許喝燒酒?這豈不是食其母而不食其子嗎?”
望著自鳴得意的洋教士,“八善人”不慌不忙地反問道:“請問教士先生吃雞蛋不?”洋教士不加思索地答道:“雞蛋營養豐富,非常愛吃。”“再問教士先生吃雞屎不?”“NO!NO!”洋教士連連搖頭。“八善人”不緊不慢地說:“這我就不明白了,雞蛋和雞屎都是從雞屁股里出來的,實乃一母所生,先生為何食雞蛋而不食雞屎。這豈不是食其兄而不食其弟嗎?”
“嘩……”人群中立即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大家無不為“八善人”的智慧所折服。洋教土則紅著臉,在眾人的嘲笑聲中夾著尾巴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