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軍隊中最高的軍銜是元帥。可是,號稱“超級大國”的美國卻從來沒有過元帥軍銜,最高軍銜只是五星上將。說起來,這里邊牽涉到美國歷史上兩個著名的人物,其中有一個既有趣又動人的故事。
曾榮獲195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著名政治家,擔任過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的馬歇爾(Field Marhal,1880—1959)是美國的一代名將,他畢業于美國的弗吉利亞軍事學院,1927年曾擔任過駐中國的武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由于其決策有方,協調得當,對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鑒于其卓越的功勛,1943年,美國國會擬授予馬歇爾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但這個打算遭到了馬歇爾的堅決反對,他的公開理由是如果稱他為“Fieldmarhal Marhall”(馬歇爾元帥),聽起來顯得很別扭。原來,在英語中,“元帥(marshall)”這個詞同馬歇爾的名字發音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僅僅在于拼寫上比馬歇爾的名字多了一個字母“L”。
表面上看,這的確是一個很充分的理由。但其實這里面真正的原因是:這樣一來,馬歇爾的軍銜將高于當時已臥病的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潘興,而潘興是馬歇爾非常崇敬的老將軍,正是靠了潘興的大力提拔,馬歇爾才得以有輝煌的今天。
潘興(1860—1948),1886年畢業于美國的西點軍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美國遠征軍司令官。那時,馬歇爾隨美軍赴歐參戰,潘興非常欣賞馬歇爾的才能,大戰末期將他提拔為自己的副官,視其為得意門生。后來潘興雖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薦馬歇爾晉升。1938年春的一天,馬歇爾去看望生病在床的潘興時,潘興若有所思地說:“喬治,總有一天你也會像我一樣當上五星上將的。”馬歇爾滿懷激情地回答:“美國只有您有資格獲五星上將銜,絕不可能再有另一個人!”聽到馬歇爾的肺腑之言,潘興頓時熱淚盈眶:“謝謝你,喬治!”在潘興的影響下,1939年馬歇爾領臨時四星上將銜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馬歇爾的心中,一直把潘興當作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軍人。馬歇爾拒當元帥,這是真正的原因。也正因此,美國國會為了表示對馬歇爾的敬意,決定美軍從此不再設元帥軍銜。1944年底,馬歇爾晉升為美軍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