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將韓世忠以8000之眾抗擊金兵十萬,與南侵之敵大戰黃天蕩,夫人梁紅玉擂鼓助戰,聲東擊西,以少勝多。眾百姓烘制糕餅慰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自此,糕餅之類的食品統稱為“點心”。明代文人徐文長為紹興某“點心店”題寫招牌,心字中間無點,意思是:肚子空了,需要進“點”心了。
杭州西子湖畔岳飛墓前的照壁上,題寫著“盡忠報國”4個大字,繁寫的“國”字少一點。當年女真族崛起,攻臨了汴京,俘虜了徽、欽二帝。岳飛的母親在岳飛背上刺“盡忠報國”4個字,“國”字少一點的意思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以此激勵岳飛抗敵救君。
山東曲阜孔府大門上有副對聯,聯云: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頂上無點。孔府占地200多畝,有廳、堂、樓、閣463間,雕梁畫棟,奇花異草,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孔府自然希望其家族的富貴永無止境,因此,“富”字頂上無點,意指“富貴無頂”。
杭州景點“花港觀魚”4字,據傳是乾隆皇帝御筆。其中“魚”字下面應是4點,實際上只寫了3點。漢字三點是水,四點是火,魚性喜水怕火,乾隆有意少寫一點。在黃浦江畔,聳立著一座31層大廈,這就是安徽在上海招商引資的窗口——裕安大廈。“裕安大廈”4個字乃當代書法家趙補初先生的手筆。其中“裕”字左側少一點。趙老是安徽人,對家鄉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家鄉還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題寫“裕安大廈”時,感到家鄉離富裕還差一點,少寫一點,意在激勵老鄉正視現實,加倍努力補上這“一點”。有少一點也有多一點。浙江普陀山上有塊大石頭,上面鐫刻著“磐陀石”3個大字,乃鈧倭將領侯繼高所書。他寫好后,發現一邊重一邊輕,不平衡,于是,在“石”字的中心重重地加了一點,如高空墜石,力重千鈞。
書法是藝術,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以常規來要求藝術作品。因此,少寫一點多寫一點,都不能算錯。殘缺字寓意深遠,讓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