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八良
近年來,鎮江市丹徒區上會中學的跨越式發展,其教學理念的前瞻務實、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社會影響的廣泛深入令世人矚目。
可誰又能想像到三年前的上會中學的狀況:校園面貌臟亂差,教師隊伍人心浮動,學生紛紛轉出,學校管理較為混亂,導致教學質量連續三年滑坡至全區后進行列。
正是由于現任校長袁桂榮2000年8月的到來,使上會中學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上會鎮黨委和政府、上會廣大群眾的話來形容就是,換了一個袁校長,換出了上會中學的一片新天地。
可誰又知道,這是為了今日上會中學的勃勃生機,從2000年8月到2003年6月這三年時間,袁桂榮吃盡千辛萬苦,帶領全體教職工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實干出來的。
翻開袁桂榮的先進事跡材料,細閱其平凡事跡,追尋袁桂榮的人生足跡,我們欣喜地發現,袁桂榮有許多亮點,主要{現在“三點”上:善于把握人!的支撐點,以事業為重;樂于{持人生的平衡點,以真誠為本倉挺認生的亮麗點,以奉獻為榮
上會中學這所洋溢著1代氣息的鎮江市一流農村中主坐落在茅山老區,這里樹木芻直、花木錦繡,亭臺樓閣交錯刁致,碧水綠楊相映成趣。教室烏書聲朗朗,窗明幾凈,花圃中書木蔥郁,警語醒目。配套齊全自設施、嚴謹求實的校風,處處者顯露出現代化學校的生機。鷹視著如詩如畫、風景優美的校園,老區的人民訴也忘不了校長袁桂榮為之傾注的心血和汗水。上篇不平凡的25年
袁桂榮是1975年從丹徒區高橋中學踏上教師崗位的。從第一天干上教師這個職業起,刊就暗下決心:畢生年華許孺子,鞠躬盡瘁獻教育,
明確政治方向,恪守職業道德。無論是做彰師,還是擔任學校團委書記、教導主任,袁桂寡都積極參加教職工政治學習,帶頭宣傳黨的蘇育方針,以堅定教職員工的信念和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的決心。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拜金主義”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影響。袁桂榮以陶行知先生為榜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牛根草去”,用優質施教、安心從教的行動自覺抵制“拜金主義”的誘惑,在師德修養上嚴于律己,對有求于他的學生、家長,他盡其所能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