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航

整修經濟恢復正常增長率可能是后年,明年的增長率會反映出SARS的影響
SARS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SARS之后的重建,中國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這是一些有多個答案的問題。
在仍然戒備森嚴,進門仍要測量體溫的泛利大廈,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宋國青教授接受了《經濟》專訪。“SARS危機中最受益的行業是預測SARS對經濟有多大影響的行業”。一句玩笑開篇,不過宋國青認為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能夠小覷。
傷口有多深
《經濟》: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宋國青:因為永遠也看不到沒有SARS的中國的經濟未來三年會是什么樣子,所以SARS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其實有不確定性。而且SARS要持續多久,怎么結束,大家仍搞不清楚,諸多不確定因素使預測變得困難。但是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現在能夠看出一些來,有人說降低0.2%至0.5%,我覺得這太低估SARS了。
按照我們的統計方法統計出來的數據,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會體現在明年一季度的數據里。按照目前的情況,明年第一季度降低5個百分點也不為過。
明年第一季度增長率到底會是多少,很難講,實現5%、6%的增長率還是有很大可能性,也許會達到7%、8%,或許更低。而如果沒有SARS,明年一季度的增長率怎么也在10%以上,這樣一比較可能就降了4至5個百分點了。
《經濟》: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在哪兒?
宋國青:SARS對中國經濟影響比較大的會是消費晶零售額。出口目前還看不出有變化,因為出口現在是按照原來的合同來做,而且其中還有一個有利的因素——美元正在貶值。貨幣目前為止也還看不出來有何影響,價格還在上漲,不是搶購的原因,而是依靠慣性。
從行業來講,目前最受影響的是餐飲業、旅游業。不過,從北京零星報道的情況來看,房地產業也不樂觀。如果說旅游業、餐飲業是休克狀態,房地產業就是半休克狀態。SARS對房地產業的影響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推遲購買。但另一個方面可能影響更大,上百萬民工返鄉,二手房市場接近休克,而二手房市場對新房市場的價格一向具有很強的推動力。舊房出租、出售然后才買新房,如果二手房租不出去,新房市場肯定受影響。所以總的來看對房地產業的打擊也不小,要恢復正常得民工都回來。
生產方面,4月與3月相比是零增長,沒有下滑的重要原因是鋼材等還在高速增長,這是因為鋼廠等有計劃,一下子不會停下來,但是如果賣不出去,生產那么多只能庫存,庫存再累積幾個月……SARS對生產的影響還在后面。
總結一下,SARS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其實有幾波。現在大家看到的影響,例如餐館等,是第一波沖擊。
第二波,也是最重要的一波是收入下降,影響消費。幾百萬民工走了,他們的收入就沒了,與他們相關的餐館老板、旅店經理等收入也會受影響。第二波的影響是全局性的。
第三波是對整個經濟的影響。經濟增長有自循環的特征,通俗的說是慣性,也就是今天好了,明天會更好,今天壞了,明天會更壞。
《經濟》:很多機構把對中國經濟的預測調低了,只是有的樂觀些、有的悲觀些,您如何看,您預計今年GDP的增長率可能是多少?
宋國青:SARS的影響在全年的GDP增長率上,反映不會很強烈。因為全年一平均,數字就不會很明顯。不過,應該注意的是,如果今年的GDP增長率是7%,那么SARS的影響就很嚴重了。因為第一季度經濟增長近10%,即使全年達到7%,那后三個季度的增長也才6%,而且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是靠慣性,可能要比三、四季度高些,這就意味著第三、四季度很低。所以如果全年是7%,明年一季度的增長率就會很可怕。意味著一兩個季度的絕對衰退。
我自己對今年宏觀經濟的預測也在不斷向下調。原來我認為未來三年,平均增長率將達10%,3月下旬我向下調了,前幾天我覺得可能是8.3%-8.5%,但是現在我覺得還要下調,可能達不到8%。這個數字看起來還算樂觀,但是達不到8%,就已經非常嚴峻了。
恢復待后年
《經濟》:后兩個季度經濟還有個恢復的過程,如果后兩個季度好,是不是經濟狀況要好一些?
宋國青:即使連續50天SARS新增病患是零,大家就會放心進餐館了嗎?而且收入會下降,例如出租車司機,收入下降的階段生活怎么辦,靠原來的儲蓄,那么將來恢復以后,這些人的收入儲蓄傾向會比現在高一些,也就是要倒補儲蓄。所以絕不會是SARS一過去,影響就都結束了。
《經濟》:那么,真正的恢復要等到明年一季度之后?
宋國青:恢復要看什么意義的恢復,增長率的恢復是遲早的事。但是財富賬本上,丟掉就是丟掉了,絕對的財富是永遠也回不來了。
《經濟》:今年2月份您有篇文章說中國會走出通縮,現在這種趨勢有所改變嗎?
宋國青:可能性是有的。SARS之后,走出通縮的可能性還有,但是變得渺茫了。
《經濟》:如果不論增長率,多久以后我們才可以平復SARS的創傷,回復到繁榮的狀態?
宋國青:作為方向,餐飲、旅游遲早都會恢復,只是時間的問題。整個經濟恢復正常的增長率是后年。明年的增長率會反映出SARS的影響。
《經濟》:SARS對于中國不同的地區影響是否不同?
宋國青:對于貿易依賴比較強的地區,人口流動大的地區,SARS影響比較大。這與疫情嚴重與否不完全相關,因為各地預防程度不同。不過,SARS最后的影響其實是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只是綜合的結果。而且主要的影響是收入、需求,這是全社會的,與地區關系不大。
《經濟》:SARS危機對經濟政策會不會有影響?
宋國青:這個要看有關部門的認識,現在很多方面估計得很樂觀,預計今年8、9月份之前,出臺大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出臺一些新政策,但是新政策產生的影響就要等明年了。
《經濟》從經濟的角度講,SARS危機中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宋國青:醫療衛生體制。長期以來,醫療供給受到了抑制。不是要達到美國的醫療水平,因為國情不同,但是即使與我們的收入水平相比,中國的醫療衛生發展水平也明顯偏低。很多人在家里或者出差,住得很好,但是住院,七八個人一個病房。醫療衛生系統是計劃經濟最后的幾塊堡壘。醫療衛生系統管得比較死,看病找私人醫院,社保報銷不了,而且到北京看病的百分之五十都是外地的,所以地方政府也不愿投資,一系列因素整個把醫院的供給給抑制住了。醫院系統的改革要徹底,要有大動作。價格放開,提高醫生收入水平,允許外商、民間投資。
此外,一些限價政策值得斟酌。SARS危機中看到了市場的力量。例如口罩,現在每個人至少一只口罩,哪里來的,這是市場的威力。但是,一些如“哄抬價格”、“不法奸商”的詞語出來了,這些政策還都是反的。試問,到底是口罩多還是口罩少有利于SARS,顯然是口罩多,到底價格高還是價格低對生產有利?當然價格高有利于生產。那么,為什么要管住它。廠家為什么漲價,因為是短期需求,上了一條生產線,價格當然高。在市場調節的情況下,當需求突然變化時,生產一時跟不上,就可能出現價格突然變化的現象。這里邊有合理性,因為價格的變化能夠改變供給。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對有些特別大幅度的漲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緩和,但如果矯枉過正,就是從廠家口袋里掏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