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券商發債的兩個疑問
(《財經》2003年10月5日號《券商發債內情》)
備受證券市場關注的《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10月8日正式實行。在證券公司激動不已的時候,我有兩個疑問:
一、券商發債目的。證監會明確表示,券商發債與化解公司經營風險、清理不規范經營行為、化解歷史問題相關。券商發債的真實目的,是希望通過發債募集資金來置換券商私自挪用的客戶保證金、客戶資產,在證券市場較好時候借貸的高息資金、保證較高收益的委托理財資金。但中國相關立法一直嚴厲禁止券商挪用客戶資金、提供有保證收益的委托理財。
因此,《暫行辦法》的實施,有把券商上述行為事后合法化,把行業里的丑事惡果轉移給發債對象承擔之嫌。因此,我要問:難道中國證券市場就這樣規范發展嗎?證監會將以何種方式來防止券商再次挪用客戶資產等違規行為?
二、券商發債風險。目前,全國券商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很差,而發債的門檻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如果發債之后,市場依然熊途漫漫,那么券商如何盈利?用什么來還利息?因此,我要問:誰能真正承擔券商發債的信用風險?券商,銀行,還是債權人?
北京 王云純
關鍵在于執法
(《財經》2003年10月5日號《缺少的不是法規條文》)
土地利用領域為什么會有嚴重的問題,是缺乏法律規制嗎?顯然不是。在中國,關于用地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不算正式法律《土地管理法》和《房地產管理法》,就有26部之多,地方的規定更多。立法已經不是問題,關鍵是執法,是執法機關是否不折不扣地去執行了法律,是否尊重了法律。
但很不幸的是,我們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每每社會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從沒有人考慮是不是執法環節出了問題,而都不約而同地歸罪于法律制定的滯后。
為什么會是這樣?個中原因恐怕就很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我覺得是執法者法律素質不高、怠于執法或執法不嚴。
其次,是一些部門或領導患上了“立法綜合癥”。在大多數有權立法的單位,多制定一些法規、規定之類的東西,對其很有好處:如對于部門而言,通過部門立法可以乘機給本部門多撈點權力;對于個人而言,這些都是年終考評的成績,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工作責任心”。
正因為這些所謂的“好處”,造成了社會、政府部門或有關領導熱衷于立法,而冷淡了執法。于是我們陷入了一個怪圈:問題嚴重——抱怨法制不健全——立法——將法律束之高閣——問題又嚴重——抱怨——再立法,而這里缺少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即執法。
社會雖然首先需要法律,但如果有了法律卻得不到很好的執行,結果是再多的法律也等于沒有法律。
北京 馬榮偉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利大于弊
(《財經》2003年9月20日號《中美匯率推手告一段落》)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有利也有弊,我以為,利大于弊。
對升值的顧慮,主要是擔心幣值提高會提升出口貨的價格,使出口量減少。這顧慮雖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有幾個原因,使這顧慮不是很適用,至少不是很重要。
第一,出口量減少未必會導致外匯收入減少。出口量減少的百分比必須大于幣值增加的百分比,才會使外匯收入減少(為簡單起見,假定出口貨的本國價格水平沒有很大的變化),有一些原因使人相信,外匯收入不會減少,至少不會大量減少。首先,中國出口貨價格很低,不會因為人民幣的溫和升值就喪失競爭力。其次,對中國許多出口貨的需求的價格彈性不大。再次,即使出口減少,外匯收入也減少,也未必是壞事。由于人民幣升值而使外匯收入減少,表示用在生 產出口品的資源大量減少。只要把這些資源用來生產其他可以出口的產品,就可以抵消外匯的減少;只要把這 些資源用來生產其他對本國人民有利的產品,其利益也有可能會大于因為外匯減少的損失;只要把這些資源用來生產能夠提高生產力的產品,例如基礎建設,就能增加將來的外匯收入與人民的福利。
第二,出口量減少對總需求的影響,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補救。尤其是中國現在的情形,開發大西北、發展基礎建設、減少貧困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資,只要把儲蓄轉化為投資,就不必擔心總需求不足。
第三,即使要維持人民幣的低水平不變,也應該盯著所有主要貿易國的一攬子貨幣,而不是只盯著美元。
由于上述原因,筆者認為,關于人民幣的匯率,至少應該進行兩項調整。第一,盡快把盯美元的政策,改為盯一攬子貨幣的政策。第二,從現在開始,把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的幣值,每月提高百分之一左右。從現有水平,把人民幣的幣值提升至少百分之二十,應該是利大于弊的。
逐步溫和提升的好處,其一是使出口品生產者與生產和進口品相競爭的國內生產者,較有時間適應較高幣值下較大的競爭。其二是在逐步溫和提升的過程中,會吸引外資加多與加快進入,可以抵消總需求下降的負影響。
澳洲 黃有光
來函照登
《財經》雜志編輯部:
由《財經》雜志編輯部編輯出版的《SARS調查》一書第六章《天津感染鏈》中,有兩處嚴重失實。
一、文章稱,肺科醫院因無呼吸機,將一“非典”病人轉入到天津另一家醫院。事實上,我院是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為主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呼吸機若干臺。我院在微創胸外科手術、支氣管動脈灌注技術治療中晚期肺癌等方面,也有較高的水平。
二、文章稱, “肺科醫院院長楊學鋼因為該院在對孟某的診斷上出現重大失誤,于近日被撤免。”事實是,目前仍是天津市肺科醫院黨委書記兼主管后勤的副院長。他并被授予市級抗擊“非典”先進個人稱號。
鑒于以上情況,我院要求貴社對有關報道予以澄清。
天津市肺科醫院
致歉
經本刊調查,天津市肺科醫院所反映的上述情況屬實,特予更正。并向天津市肺科醫院及楊學鋼同志致歉。
《財經》雜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