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教師世家的我,從小便擁有一個夢——長大以后像我的母親那樣,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長大了,夢也跟著延續。從小學到大學,從農家小院到師范學府,從無知少年到熱血男兒,一步步朝著理想的目標邁進。1998年從綏化師專中文系畢業后,我來到了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任教,從此,總算如愿以償,走上了自己“圓夢”之路。從教幾年來,躬耕于創業這方熱土,勤勉苦學,埋頭鉆研,踩下了一串平凡而堅定的腳印。如今,正值而立之年的我,驀然回首,追憶似水年華,只想說一聲:青春無悔!
是啊,站在三尺講臺,了卻平生夙愿,始終是我無怨無悔的人生選擇。做一名園丁,無上光榮、無比自豪。然而身為人師,其中的甘與苦、樂與憂,惟有局內人方能解知。
寒來暑往,朝辭暮至,在無數個紛繁而忙碌的日子里,為了搞好教學工作,自己總是傾注滿腔熱忱,全身心投入。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找學生談心、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一個個教育教學環節,總是竭盡所能,一絲不茍。
為了備好課,不分晝夜伏身桌前,查找資料、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請名師指點,寒窗斗室,一個人枯守明燈,不知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為了上好課,總是精神抖擻,一登上那熟悉的講臺,就像一根上足了勁的發條,用火一般的熱情去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種,用詩一般的語言開啟學生的心鎖……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為了自己無悔的選擇,為了自己鐘愛的事業,多少次黎明醒來,蒙朧之中,揉揉昨晚熬紅的眼睛,繼續思考那夢中尚在琢磨的教改課題;多少次迎著朝霞走進校園,用知識的甘霖和雨露澆灌祖國的“花朵”;又有多少次,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拿起電話想問候一下遠方的父母,竟難以開口……
是啊!想想工作這幾年來,為了那“夢繞魂牽”的三尺講臺,自己的確“虧欠”家人太多太多。弟妹結婚,身為兄長的我卻未能回去替他們操辦、老父病重卻未能床前盡孝、妻子生病卻未能守在身邊、未滿周歲的兒子也未曾抱過幾次。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卻未能盡到自己的責任,每念及此,陡增汗顏。
然而我無憾無悔。辛勤育桃李,得失寸心知。自己雖然付出了許多許多,但在付出的同時,我也收獲了很多很多。每天,走上那傳道授業的講臺上課時,講臺下那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足以讓我感動得眼眶發熱;每當在校園內外,聽到一聲聲“老師好”的問候之語時,倍感舒心與快慰;每逢自己偶染疾患臥病在床時,那一張張天使般純真可愛的笑臉,足以趕走病魔,使自己神清氣爽,病痛也不治而愈;每一個節假日都能收到孩子們的賀卡……
夠了!這一切,足以讓我的身心得到莫大的滿足,也算是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支點”。
靜下心來,我總在想:一個人,究竟應該怎么活著,才會感到精神富足,過得充實?那就是當一個人找到他自己的最佳位置,并陶醉其中,情愿為之獻出一切時,他才會感到不虛此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杯土去”。三尺講臺;永遠是我夢繞魂牽的地方。今生今世,我愿永遠奉它為我的精神家園。講臺雖小,維系著祖國的發展振興,關系著民族的繁榮昌盛。今后,我將繼續以古人“師者,人之楷模”的箴言為座右銘,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自律的準繩,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立足講臺,無悔今生。
(作者單位:建三江分局創業農場中學)
責任編輯/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