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黑龍江省中考化學試題是以省教育廳《關于2002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工作的具體意見》為指導,以有利于推動新一輪課改的深入開展,有利于加強基礎,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為命題原則,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根據我省課程改革的開展情況,滲透課程標準精神,從化學學科的特點和我省初中化學教學的實際出發,在以往命題改革的基礎上做出了新的有益嘗試。我們相信,2002年這套化學試題將會對我省中學化學課程改革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
一、評價標準
1.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
2. 沖考必須體現當前課程改革精神、堅持選拔服從導向,有利于推進我省初中的素質教育。
3.嚴格執行省教育廳下發文件中規定的考試范圍,落實省編《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命題原則和改革要求。
4.注意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
5.貼近生活、密切聯系科學技術、社會生活。
6.題量適度,結構簡約,試題編制科學、合理。
二、內容分析
1.命、審題人員構成
命題組由3人組成,審題組由2人組成。
2.試題來源
自編試題占65%,教材中習題改編占20%,成題改編占15%,初稿形成后經反復審議,試題變動總量約為30%。操作中雖然是命、審分開,但通過命題前的集中學習和培訓,所有命、審人員對考查目標已達成共識。
3.評卷工作
評卷工作由各地市自行組織進行,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由命題組制定,同時給出盡量詳盡的閱卷說明。在評卷前集中各地市學科評卷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明確給出解題思路、方法和步驟等,由評卷人員在評卷時靈活處理,從各地市反饋回來的情況看,各地市對試題的評分標準沒發生什么疑義。
4.考試效果
(1)試題特點
2002年中考化學試題從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考查情境,既注重試題的基礎性,又注意科學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注意貼近學生生活,聯系科學技術、社會,又體現了學科間的綜合。試題內容設計豐富鮮活、版面圖文并茂,既符合現行大綱的要求,又突出了課改的理念。
首先,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試題中考查基礎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的有第1、2、11、13、21、22、24、27小題,考查基本技能的有第4、10、30等小題。考查的方式不是簡單地對考生進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測試,而是精心設置了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實際問題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考查學生雙基的掌握情況。
其次,主題鮮明,有時代感。試題的命制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現了人文性。試題情境創設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既有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自然現象,又有大家關注的環境、能源、材料等熱點問題,提問方式也十分親切、自然,對學生用化學視角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他們關心社會的態度,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再次,突出實驗主導、加強對考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考查。在實驗的考查中,突出了開放性和生成性。不僅考查通過實驗獲得的結論,更注重考查實驗的過程。從實驗方案設計、實驗過程觀察,到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獲得,以及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都面面俱到,從而引導學生親自動手發現問題,深入思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最后,試題呈現方式新穎、多樣。今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增加了信息給予題,加強了實驗設計題。
總體感覺這套試題新而不生、活而不難,受到師生好評。
(2)考試效果
全卷充分體現了修訂《大綱》精神,整體上降低了知識難度,準確把握知識點的難度,在不超出修訂《大綱》要求的基礎上,積極向《化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靠攏,試題呈現方式體現了新課改理念。
全卷共五道大題,38道小題,主客觀題比例適當,整卷難易適中,并有很好的區分度,實測難度系數為0.719,平均分71.9。
從各地的反饋情況看,考生、家長及教師對試題反應較好,認為沒有偏、難、怪題,解題步驟不煩瑣、命題靈活、密切聯系實際,考查重點突出、導向正確,實現了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選拔和導向作用明顯。
試卷立意新穎,版面圖文并茂,文字表述親切、溫和、流暢,整卷沒有知識性錯誤。參考答案準確,賦分合理,評卷要求明確,利于評卷工作。
三、對2003年中考化學命題的建議
2003年的中考化學試卷,題型仍繼續保持選擇題(單選、多選)、填空題、問答題、實驗題、計算題五種類型。
在考查內容方面將具有下列特點:
1.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這是體現,《標準》“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要求。
2.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這是體現《標準》“使他們(學生)都能具備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化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的要求。知識和技能考查的范圍將依據《化學教學大綱》和同年《考試說明》的規定。
3.考查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這些都是《化學教學大綱》和《標準》要求在化學實驗中體現出來的能力。
4.關注學生知識整合、學科間綜合能力的考查。這是體現《標準》“重視學科間的聯系,增加跨學科內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有關問題做出價值判斷”的要求。
5. 加強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考查,促進學生用探究的方式獲得知識的能力。這是體現《標準》“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的要求。
6.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身體健康,提高環保意識。這是體現《標準》“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的要求。
7.體現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的時代特征。這是體現《標準》“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的要求。
8. 引導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為將來學習深造打好基礎。這是體現《標準》“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考查的重點是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及應用情況。
9.增加開放性試題,發揮試題的多項考查功能。開放性試題包括信息給予題和多個答案題兩大類。這是體現化學課程倡導的探究性學習理念而設置的新型試題。
10.重視圖文并茂。這是體現《標準》考查學生“初步運用觀察圖表等方法獲取信息,用化學語言表述有關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的要求。
以上各類試題設置的依據,絕大多數來源于《·標準》的“課程目標”。因此,可以說,《標準》是初中化學教學的理論武器,也是考試評價的理論武器。建議各位教師在教學、教研工作中要重視《標準》的深入學習,結合《大綱》和2003年省教育廳頒發的有關考試的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做好中考復習工作。
四、評卷中存在的問題
本次從各地市抽調了14本試卷,對試卷的評卷工作做了復查,發現某些地市的評卷工作存在著很多問題。
1.評卷教師對參考答案把握不準,將正確的答案判錯,將錯誤的答案判對,表現出評卷教師態度不端正,不是出于公正、公平的角度,對考生來講是不公正的。
2.評卷教師評卷的標記不規范,所做的標記不能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符號有些混亂。評卷時應采用統一、規范的符號標示出來便于復查。
3.評卷教師有的字跡過于潦草,數字書寫不規范。
4.對計算題按步驟給分的,有些評卷教師研討評分標準不細致。有的給分多,有的不應扣分的也扣分。
從上述問題中不難發現,有些地區沒有認真組織評卷教師學習有關文件;評卷教師也沒有認真研讀“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及“閱卷說明”。評卷教師有的也不是從事化學教學的老師,不能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正確應對考卷中出現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達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