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金融學術界權威徐滇慶教授和并不怎么出名的王自力博士主演了一場關于民營銀行的辯論,辯論的焦點是:目前我國民營銀行的開放步伐是應該加快還是應該緩行。
幾點分歧
徐滇慶強調了和一些觀點的幾大分歧。分歧之一在于,是否要打破壟斷,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有人反對民營銀行,要害就在于試圖維護國有銀行的壟斷\",徐滇慶說,\"為何國有銀行改革成效不大,原因并不復雜。只要產權制度、壟斷局面不改,無論采取何種措施,都跳不出老框框。\"徐滇慶質疑,\"國有銀行改革的一本經念了十幾年,沒有多大用,再念幾遍,就有用了嗎?\"
徐滇慶認為,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而對內不開放,是嚴重的不對稱,完全違背金融一體化的原理。
他介紹,從世界經驗看,民營銀行資金占銀行資金的比例平均達到85%以上。凡是發達國家,或者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都是民營銀行占主體;而凡是國有銀行占主體的國家,絕大部分是貧窮落后或者專制的國家地區。
分歧之二在于,是通過市場還是政府來主導金融改革。徐滇慶認為,應當堅決反對政府主導下的民營銀行改革。一旦金融改革主導權到了利益集團手中,無論什么政策都會走樣。\"徐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讓金融改革的對象來主持金融改革,其結果肯定是南轅北轍,令人哭笑不得。
分歧之三在于,是否主張馬上進行金融改革的制度創新。
針對王自力\"民營銀行準入目前應當緩行\"的論點,徐滇慶認為,雖然目前全面開放民營銀行時機還不成熟,但是并不意味著有關民營銀行的研究、試點就可以放松。\"如果不馬上動手,就可能貽誤戰機,造成被動局面\"。他強調,金融改革制度創新刻不容緩。
分歧之四在于,是否相信民間金融的活力和民營經濟的創造力。\"如果戴著有色眼鏡,就難免把開放民營銀行當成洪水猛獸。\"徐滇慶強調,在全面開放民營銀行之前,要努力推動金融改革制度創新,特別是民營銀行準入、監管、退出法規的研究。
并不是一開放民營銀行就會天下大亂、洪水猛獸,關鍵在于是否能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不過雙方都認為民營銀行是歷史發展潮流,遲早要開放,雙方也都認為目前并不具備大規模開放民營銀行的條件。徐滇慶強調,他們充分認識到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認識到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性,主張首先從制度創新入手,爭取金融改革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我們認為金融改革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可能好幾年才能達到全面開放金融領域的結果,絕對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他說:\"現在有人說焦點是改建還是重建,我們認為,改建、重建不是一個矛盾體,而是一個統一體。能改建的就改建,不能改建的就重建,一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五件大事
徐滇慶認為,要保證金融改革的順利進行,必須抓緊五件大事來做。
第一,建立新的金融法規,包括準入、監管、退出法規;第二,在學術研究單位和金融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有效范圍內進行民營銀行的試點;第三,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第四,完善金融審計制度;第五,抓緊金融人才的培訓和民營銀行負責人的挑選。
徐滇慶認為,要完成這些任務,如果從現在開始著手,估計要3年左右,也就是說,3年之內,民營銀行不應該出現太多。3年之后,是否全面開放民營銀行,要到時再說。他認為,倘若5年之內能夠核準100家民營銀行,就很不錯了,\"絕對不能頭腦發熱,以搞運動的方式來搞金融改革。\"
幾點說明
針對幾種說法,徐滇慶進行了澄清。
\"把金融體系推倒重來的說法純粹是胡說八道,金融是心臟,一天都不能沒有銀行,怎么能推倒重來呢?\"
\"有人說新建3000家銀行,市場淘汰2700家,剩下300家。這更是無稽之談。\"徐滇慶說,\"這本身是違反漸進改革的模式,我們再三強調,要警惕俄羅斯式的‘休克療法‘。\"
徐滇慶還強調,要警惕\"運動式\"的做法,一夜之間全面放開。比如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的金融業突然全面放開,幾天之內俄羅斯就出現了幾萬家銀行,導致一些金融投機分子進行大量金融詐騙。\"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很有可能和王自力站在一起,反對那些不合格的投機分子混水摸魚。\"
(選自《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