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境外投資者進入國內A股市場后,將會青睞哪些產業領域呢?根據當年臺灣地區實施QFII制度的經驗,外國投資者可能只會對一小部分成長性良好、公司治理水平較高、運作規范的股票感興趣。2001年底,韓國股市中QFII機構的持股數量僅占14.7%,而其流通市值則占到36.6%,說明QFII機構對大盤藍籌股比較看好。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應當關注三類股票,即帶B股、H股的A股上市公司,\"道中88\"成份股,優勢產業股和行業龍頭股。由于QFII機構在世界其他新興市場上,其投資對象偏愛于流動性好、業績突出的藍籌股,對于注重資產安全性的養老基金、保險基金來說,尤為如此。可見,那些流動性好、以藍籌股為主體的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將會成為QFII機構一個理想的投資對象,其中低市盈率藍籌股和中低市盈率績優成長股對QFII機構將極具吸引力。日前上海證券研發中心采用逐步淘汰法來精選上證180指數成份股中的低市盈率績優藍籌股和中低市盈率績優成長股,并結合QFII機構可能青睞的行業和個股,構造了一組QFII機構可能重點關注的\"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優化投資組合\"(如表4所示)。
海正藥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浙東南原料藥出口基地的骨干企業,且有現實的外資并購題材,所以納入投資組合;

中遠發展是優質房地產上市公司,市盈率雖也偏高,但在上海浦江開發和海南博螯均有優勢項目,發展潛力巨大,所以納入投資組合。
2、貴州茅臺、中遠發展由于行業因素,造成中報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之比為負。
資料來源:周侃、鄭偉剛,《構造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優化投資組合》,《中國證券報》,2002.12.11
瑞銀華寶執行董事兼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張化橋建議,現在外國投資者應重點研究四類中國公司:一是自然壟斷領域的上市公司,如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和廣電類公司;二是有中國特色的公司,如五糧液、古井貢等酒類公司以及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紡織品公司;第三是諸如TCL、青島啤酒、聯想等民族品牌公司;第四是資源類公司,包括煤礦、鐵礦和旅游資源等,如黃山旅游等公司。這表明QFII制度正式實施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會重點關注和青睞上述四類中國價值型公司。換言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能涉足的對象會從這四類中國公司中進行選擇。目前瑞銀華寶已鎖定60家國內上市公司作為重點研究目標。
香港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總經理趙丹陽認為,理性投資者的投資是很謹慎的,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尋找有穩定現金流和長期盈利能力的優秀上市公司。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一批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這些企業在今后20年內仍有極大可能成為行業龍頭。外國投資者進入國內股市后,將會尋找在不同行業里能長期存活下來、并且有較高的成功確定性的企業。他和他的伙伴深信:\"如果擁有這些企業的部分乃至全部股權,我們的財富將隨著這些企業的高速成長而傲人\"。海外中國基金的投資理念由此可見一斑。里昂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孟怡也表示了比較相近的看法,他們注重長期投資,會選擇那些資產質量優良、項目前景較好、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上市公司。所羅門·史密斯·巴尼公司亞太區EMA部副總裁黃益平則認為,外資比較感興趣的股票包括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價格相對合理、并有一定投資回報的股票,此外對公司治理結構也有一定的要求。當然,市盈率的高低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指標。同時根據該公司的調查,大約有70%~80%的海外投資者對國內證券市場表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們傾向于相對長期的投資,而不是短線交易。
2002年12月4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在\"中國:資本之年\"論壇上表示,我國在吸收外資規模穩步擴大的同時,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的重點已從一般制造業發展到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也取得積極進展。我國將鼓勵外商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產業和配套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我國將繼續鼓勵外資企業引進、開發和創新技術,促進外商投資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進一步促進外商到中西部地區投資。這為QFII機構的投資再次指明了產業政策導向,意味著QFII機構進入國內A股市場后,將會重點關注和看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及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等領域中成長性較高的優質上市公司,并將涉足中西部地區的資源類上市公司。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預測,2003年我國利用外資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但地區間的差別較大。由于在體制、市場和基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東部沿海地區仍將是吸引外資的核心區,也是規模報酬遞增的地區;而內地則是吸引外資的邊緣區,其規模報酬基本不變。沿海地區的競爭優勢將得到進一步體現,內地基本上還處于調整階段。出于投資回報率的考慮,東部沿海地區仍將是外資的主要吸納地,但各地區間利用外資的增幅差距會逐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