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里,隨著多家大公司財務作假丑聞的曝光,華爾街長期存在的一些積弊暴露出來,股票投資者的信心接近崩潰,股市大幅下滑。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掀起了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證券業管理制度的改革浪潮。
在此之前,美國一直自詡擁有全球透明度最高的會計制度和最健全的公司管理制度。即使在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后,華爾街股市的主要股指也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恢復了事件發生之前的水平。但回首過去一年,人們發現,大公司財務欺詐丑聞造成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恐怖襲擊事件。隨著更多的財務造假案件被揭露,美國股市從春天開始一路狂跌,到10月初,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準普爾三大指數均跌到多年來的最低點。消費者信心10月份降到9年來的最低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委員保羅·阿特金斯上月估計,過去一年里,美國家庭損失的股市財富高達5萬億美元。
毋庸置疑的是,管理制度的漏洞為安然和安達信等公司大肆進行財務造假提供了方便,而一些公司主管的貪婪也是財務丑聞頻發的重要因素。安達信負責安然財務的審計,但同時又通過向安然提供咨詢服務每年賺取數千萬美元。在利益驅動下,安達信不僅默認安然的造假行為,案發后還銷毀了有關文件,最終落得了解體的結果。另外,股票期權本是用來激勵公司管理人員和員工搞好公司業務的工具,但在安然、環球通訊和世界通信等公司的主管們的眼里,卻成了滿足發財夢的手段。安然前董事長肯尼斯·萊利用虛報贏利導致公司股價高漲之機拋售股票,獲利上億美元,世界通信公司前首席財務官也采取這種手段得到5000萬美元的不義之財。

與此同時,雖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政府部門和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等行業組織也一直在履行監督管理的職責,定期公布對企業和個人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結果,但因缺乏法律依據,司法打擊力度明顯不足。很多公司通過繳納罰款和開除有關雇員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也使得作假者存有僥幸心理。
為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美國立法和行政管理部門今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管理,其中以國會參眾兩院以絕對多數通過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最受矚目。布什總統在7月底簽署該法案時,稱之為“自富蘭克林·羅斯福時代以來美國影響最廣泛的公司商業準則的改革行動”。
這項由參議員薩班斯和眾議員奧克斯利起草的法律改變了以往的監管理念和商業規范,是30年代以來對美國上市企業法律進行的范圍最廣的一次完善,其中規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必須對財務報告簽字擔保,對參與欺詐行為的人將施以最嚴厲的法律制裁,刑期最高達20年。證券交易委員會隨即公布了有關企業更迅速地呈交年度和季度財務報告,披露公司信息,公司主管必須在財務報告上簽字保證其準確性。根據“薩班斯—奧克斯利法”,布什政府還建立了新的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取代過去審計行業的自律管理。新機構擁有對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人員的紀律處分權,包括罰款、譴責、調離接觸客戶的工作以及吊銷為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從業資格等。
證券交易委員會還正在加緊制定規范分析師與上市公司利益關系的法規,禁止分析師利用研究報告為投資銀行招攬業務,規定分析師不受投資銀行的監管,銀行也不能將分析師的收入與相關業務掛鉤,以保持其獨立性和研究報告的公正性,同時證券公司要澄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分析師也不得參與其相關研究領域的上市新股的交易。
原載《上海證券報》2002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