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空中去找飛行體驗的人還在極少數,而學雕塑出身的艾松卻是捷足先登。他是北京輕騎兵飛行俱樂部今年招收的第一名學生
藍天上的鳥兒
“雕塑是立體的。”一開始,我還沒有把這句話和飛行聯系起來,但幾分鐘后,我便從艾松的話中認識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天上,一切都是立體的。坐在半開放的駕駛艙里,四周都是空的,感覺你很自由,像鳥兒一樣,雖然沒有鳥兒那么靈活。”
在鄱陽湖土生土長的艾松是個雕塑家。他的母親喜歡音樂、美術,毛主席像畫得很好,受影響的艾松拿起了筆,先要把鄱陽湖畫下來——但繪畫是平面的,當看到有人在搞雕塑的時候,艾松說,“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因為雕塑是立體的。”
但無論石頭、木頭還是花崗巖,雕塑是寂寞人的游戲。愛好立體空間的艾松自認為是喜歡冒險的人,于是,他不期然成了北京輕騎兵飛行俱樂部去年招收的第一名學生。
其實,艾松學習飛行最大的刺激,還是因為看了鳳凰衛視播出的系列片《穿越風沙線》。這部講述中國環境變化的環保片大量運用了航空攝影這個手段,用的就是艾松學開的蜜蜂-3型飛機。
“在空中看大地很有視覺的震撼力,鏡頭感特別好。特別是拍攝新疆的時候,汽車在沙漠中間的公路上奔跑,飛機在低空飛行,互相追逐,互相拍攝,兩個鏡頭穿插起來給我的印象太深了。”艾松也喜歡攝影,“我想,要是我也能飛就好了。”
藍天或許也是寂寞的。但一個人飛在藍天上與一個人蹲在制作間的寂寞大不相同。“地上那么多人像小螞蟻一樣,而你一個人高高在上,俯瞰大地。”艾松說,“高高在上的感覺真好。”
天空上的考驗
學飛行的過程,艾松也有過害怕。“但害怕過去之后對我來說是一種心理挑戰,”艾松說,“人的快感就是克服恐懼之后帶來的一種體驗和快樂。”
第一次上天,飛機是小飛機。“是飄著起來的,你能感覺到它很輕。尤其在空中遇到下沉氣流,就像一張紙往下飄的感覺,覺得要墜下去。”艾松第一次坐在機艙駕駛室里,拿著駕駛桿,心情興奮而復雜,“飛機馬上就要自己駕駛了,但在空中如何操縱它心里又沒底,雖然教練坐在后面,駕駛桿是連動的。”
在勇敢的艾松面前,沒有著落和參照系的恐懼感很快就適應了。第二次上天,他已經基本上能夠獨立操作。“很多東西是經驗,”艾松說。
不過,開飛機和開汽車畢竟有很大不同。“一般人開汽車不大注意儀表,大不了看看速度多快,但在空中看儀表很重要,看羅盤、方向、高度,看發動機的溫度、轉速,看飛機在空中的速度,還得看周圍的情況,都要看,一點不能馬虎。”艾松說,這叫注意力分配,“在空中注意力分配很重要,一開始的時候,幾個表看不過來,而且不光是看,看完之后還得判斷,都是有數據的。”不過,依照艾松的經驗,飛到二十幾個小時的時候,無論盤旋還是俯沖,都能夠比較從容了。
單飛是學習飛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艾松說,單飛主要飛起落航線,起飛,落下,反復地練。而飛行最重要的是降落技術,必須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但是他第一次單飛的時候,卻在空中遭遇了一場大雨。
我單飛是在教練帶著飛行9個半小時之后開始的。“那天能見度很低,天上有云,起飛之前還看不到有雨,等飛機拉起來之后,雨就下來了,而且很大,水打在頭盔上,對心理考驗更大。”后來教練用對講機指揮艾松降落,飛機沒有雨刷,連跑道都看不清楚。“但我是那種比較冷靜的人。”艾松得意地說。
“考驗”總是無獨有偶。艾松的教練是空軍第六學院的老教官,有5000多個小時的飛行記錄,沒有迫降過一次,但在教艾松飛行時碰到了。
“是我在飛第6個小時的時候。那天是練低空,剛起飛,轉過彎,飛到80米的時候,感覺有問題了,雙缸發動機在空中有一個不工作了。我把油門推到底,發動機轉速應該是5500轉以上,結果不到3800轉,把油門收回來,再往前推,還是3800轉。”艾松向教練匯報,當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辦法迫降。“下面正好是一片剛收割完的農田,我把機頭一調整,對準農田飛了下去,快著陸時因為地面不太平,我跟教練說,您來操作吧,我不是太有把握,后來終于平穩迫降,飛機完好無損。”
事后,教練稱贊艾松心理素質好。“但這種話不能老掛在嘴邊,飛行這東西,你只要在天上,就要有安全的意識,要非常小心。”艾松告誡道,熱愛飛行的人肯定是熱愛生命的人,“他熱愛生命才會用生命去體驗,而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不是他們的初衷。”
這種體驗對于艾松來說來得太早,在他沒學會的時候就來了,但似乎也正中下懷:“我學飛行,當然希望心理和意志得到更多的鍛煉。”
“將來有機會,我希望學開飛得更高更快更好的飛機。”艾松說,“好的飛機給你的體驗會更多一些,挑戰性也會更大。”
夢飛三峽
大概我的話里總是把學開飛機和冒險等同,艾松似乎忘記了自己也說過“飛行刺激、冒險”的話。
“你覺得冒險嗎?開飛機冒險嗎?其實我覺得也沒什么可冒險的。”艾松說,開飛機和開汽車沒有什么區別,只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無非“天壤之別”,“要知道飛行的原理就不會害怕了——就是空氣對物體的一種阻力,導致在物體有了速度之后就能飛行。就像一張桌子能托住一只杯子一樣,空氣也是一種物質,也能夠承受重量,完全托起一架飛機。”
艾松用手托住臉的一側,瞇縫著眼望著窗外,冬日的夕陽在他眼里落入了幾點金色:“我現在最大的夢想是能在三峽水位起來之前飛一次三峽。”
艾松的“三峽行動”,計劃從夔門飛到西陵峽口,在峽谷的水面上沿河谷飛行。飛機上的攝像機,將會把看到的三峽原貌記錄下來,作為歷史資料永久保存。“目前和俱樂部老總正在策劃這個行動。這是我最大的夢想了。我一直認為,夢想引導人生。”
北京輕騎兵飛行俱樂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京郊昌平區小湯山中國航空博物館外,距北三環馬甸立交橋20公里,距立水橋天通苑10公里。俱樂部現有170畝草皮飛行場地,四周為萬畝草皮卷基地環繞,是北京地區最好的飛行訓練場地,并被空軍指定為國內首家“空軍飛行學員早期體驗飛行基地”。俱樂部現有國產MF系列超輕型飛機、美國產“八凱”雙人輪式動力傘等飛行器。
取證飛行
凡年齡在60歲以下,16歲以上,身體健康的人士,均可參加取證飛行。當你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壓座單飛標準時,即能取得本俱樂部頒發的飛行證書。
考取私人駕照
凡年齡在18-60歲之間。經體檢符合飛行員條件,可參加考取私人飛行駕照培訓。當您順利完成規定飛行課目,考試合格,就成為一名擁有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私人飛行執照的飛行員。
收費標準
1.體驗飛行:成人100元/人次;現役軍人、武警、學生80元/人次;身高1米以下少年兒童50元/人次。
2.感受飛行:300元/人次。
3.取證飛行:集中訓練1.5萬元/人;計時訓練1.8萬元/人。
4.考取私人駕照:集中訓練3.5萬元/人,計時訓練4萬元/人。
聯系電話:010-61785104 13661117214劉先生
市內電話:65238001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