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梔黃注射液是由茵陳、梔子、黃芪等中藥提取物精制而成的復方注射液,具有利膽、退黃、抗病毒等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及遷延性肝炎的治療。因其消炎退黃降酶效果明顯,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臨床使用過程中也發現茵梔黃注射液有不良反應,值得重視。本文就有關茵梔黃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報道如下。
1 過敏性皮疹
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引起過敏性皮疹的比例較高。有報道在84例茵梔黃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應者中,過敏性皮疹有50例,主要有丘疹樣、蕁麻疹皮疹兩種,并伴皮膚充血潮紅、發癢,在軀干部、顏面、靜脈輸入處出現,停藥并應用抗過敏藥后癥狀一般都能消失。
2 胃腸道反應
茵梔黃注射液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一典型病例在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后5分鐘,即感腹部絞痛,有便意感,無腹肌強直,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考慮為茵梔黃注射液引起的藥物過敏,立即停藥,予非那根及地塞米松肌注,癥狀緩解,1小時后恢復正常。
3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在茵梔黃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應中少見,但若發現搶救不及時,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出現死亡病例。其以呼吸、循環嚴重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如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心跳加速、心音微弱、血壓降低甚至測不出,應立即停用茵梔黃注射液,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呼吸興奮劑、升壓藥、抗過敏藥,糾正酸中毒等綜合搶救治療。
4 黃疸一過性加重
茵梔黃注射液近年較多應用于新生兒黃疸,引起黃疸一過性加重較少見。據文獻報道引起黃疸一過性加重的3例分別發生在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癥、混合性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身上,其特點為:突然加重、迅速消退。此點以藥物性肝損害引起黃疸加重不能解釋。突然加深的雖為假性黃疸,但來勢兇猛,又發生在新生兒身上,易致家屬的極度緊張和不安,如不及時發現和處理,易造成醫療糾紛。
茵梔黃注射液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其為中成藥注射液,成分復雜,提取工藝繁瑣,制劑中難免有致敏的雜質,過敏性皮疹多由此而發。靜脈滴注的濃度過高或速度過快,均可導致不良反應,將濃度稀釋或減慢滴速后,不良反應將緩解甚至消失。有部分不良反應與患者的體質密切相關。在臨床應用茵梔黃注射液時,應注意詢問患者,對首次使用該藥或以往有藥物過敏史者,謹慎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注意用藥后的反應情況,防止不良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