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于12月13日晚在臺南落幕,從年初就傳出金馬可能停辦的消息,至今總算是在勉強過得去的場面中搖搖欲墜地走過了第40個年頭。港片[無間道]風光無限地捧走了五項大獎,香港電影人就像他們衣著光鮮的打扮一樣,漂漂亮亮地到臺灣逛了一圈,剩下臺灣電影人眼睜睜看著別人在自家門前榮耀無比,那份無語的心酸和無奈,可想而知。
本屆金馬獎可能是歷史上最無懸念的一次,[無間道]的表現和今年香港金像獎時如出一轍,一開始頒發技術獎時不動聲色,直到最后才后勁十足地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幾大重要獎項,幾乎是為正在熱映的[無間道3]又做了一次更好的宣傳。劉德華與影帝再次擦肩而過是本屆金馬獎上比較惹人關注的話題,一班好友和影迷都為他感到不公平,但也許還是司儀鄭裕玲安慰得好“劉德華已經什么都有了,留點遺憾會很好”,劉德華在[無間道]中的表現和多年來的努力,應該已經不需要更多的獎項來肯定,票房號召力才是更有力的證明。
吳君如以[金雞]獲得影后似乎說明了這屆金馬評審索性商業到底的決心,要在以往憑一個喜劇角色獲得肯定實屬不易。杜琪峰的[PTU]最終只獲得了最佳原著劇本一個獎項,這部風格獨特、內在張力十足的港片,也許因為不夠商業而征服不了金馬獎。蔡明亮的[不散]也只獲得了年度最佳臺灣電影,和兩年前[你那邊幾點]所獲的評審團大獎結果類似,臺灣電影的整體失落也沖淡了蔡明亮獲獎的喜悅。
有評論表示金馬獎何必要為他人做嫁衣,就算關起門來自己頒自己的獎,也并不會就被人詬病沒有國際觀念,香港金像獎不就一向以鼓勵本地從業者為基礎的嗎?這其實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金馬獎的問題并不是因為港片的大舉攻入,就算把香港電影拒之門外,臺灣電影一年拍不了十部,質量和影響都每況愈下,自得其樂地頒獎給自己人,又何來權威與公正?其實金馬獎一向都有敝帚自珍的嫌疑,只要臺灣本土電影有較為出色的表現,金馬獎就大多不會對港片過于青睞,這一點在臺灣新電影蓬勃發展時期尤為明顯。但是90年代中后期開始,香港電影的逐漸滲入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更大的原因始終是臺灣電影本身的逐漸沒落。臺灣電影內部的資金運作、利益相爭、文人相親等嚴重問題在近年的金馬獎上,已經不止一次的暴露出來,或許就像一個毒瘤,已經到了不得不切的地步。
回首金馬獎四十年的滄桑歷史,臺灣電影曾經在華語影壇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形成現今衰敗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香港電影今年的起死回生顯露出一個良好的兆頭,似乎從2002年的谷底漸漸攀升,再次形成一個向上發展的趨勢,然而臺灣電影的積弊遠比香港電影更為復雜,倒是和內地電影的問題更為接近,也許本屆金馬獎港片一面倒的結果就是評審想給臺灣電影人的一個答案吧。
第四十屆金馬獎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無間道] 寰亞電影有限公司
最佳創作短片:[風中的小米田] 綠光全傳播有限公司
最佳紀錄片:[Viva Tonal 跳舞時代] 簡偉斯、郭珍弟
最佳導演:劉偉強、麥兆輝 [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 [無間道]
最佳女主角:吳君如 [金雞]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 [無間道]
最佳女配角:林美秀 [黑狗來了]
最佳新演員:鄭智允 [跑吧!孩子]、王寶強 [盲井]
最佳原著劇本:游乃海、歐健兒 [PTU]
最佳改編劇本:李楊 [盲井]
最佳攝影:廖本榕 [不見]
最佳視覺特效:黃宏顯 [千機變]
最佳美術設計:奚仲文、黃炳耀 [金雞]
最佳造型設計:奚仲文、吳里路 [金雞]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 [千機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溫浩杰 [黑白森林]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回旋木馬的終端》 [向左走,向右走]
最佳剪輯:陳勝昌 [不散]
最佳音效:曾景祥 [無間道]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無間道]
終身成就特別獎:袁叢美
年度最佳臺灣電影:[不散]
年度最佳臺灣電影工作者:廖本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