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重整冶金,打造支柱”的戰略方針,繼續堅持“資本股份化、融資社會化、產業規?;?、效益最佳化”的發展思路,大膽改革,不斷創新,齊心協力,頑強拼搏。去年,公司克服了年初嚴寒、春季非典、夏秋多雨以及—匕游原燃料不斷上漲、電力供應不足,鐵前系統供應不足等困難,生產經營和企業發展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鋼產量突破100萬噸、利稅雙超億元、銷售收入突破25億元大關、煉鋼能力達到200萬噸,年產300萬噸鋼的雛形已初步形成,企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得到大大增強,各項指標較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長。
全年累計銷售鋼材659萬噸(其中Ⅲ級鋼銷售5萬余噸),銷售鋼坯29.6萬噸,銷售收入突破25億元大關,貨款回收率達到了100%。
企業發展跨上新臺階:
300萬噸煉鋼工程全面啟動
去年,我們在完成200萬噸煉鋼工程的同時,抓機遇、搶時間,全面啟動了300萬噸煉鋼工程。針對原燃料上漲的實際和企業技術進步的要求,我們同時還啟動了一批降成本工程。生產與建設交織,加之受地域等各方面的限制,給生產、建設和安全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各生產單位和各施工單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既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進行,也保證了建設項目的如期完成。
去年5月18日,煉鋼3號轉爐(50T)的建成投產,標志著龍鋼煉鋼能力躍上了200萬噸的臺階。為了保%iE300萬噸鋼及其配套項目的用電需求,我們開工建設了110KV變電站工程,在渭南供電局及各施工單位的大力支持下,110KV變電站8月30日順利投運。在電纜敷設中,我們6次調集數千人,進行了電纜敷設,參戰人員以高度的責任心,不怕苦、不喊累,表現出了龍鋼人能吃苦、能戰斗的精神,電纜敷設的順利完成保證了新變電站的按期投運。鐵路專用線改造工程的完成,使專用線的吞吐能力翻了一番,新增貨位28個,基本保證了300萬噸鋼的進出需求。
到11月5日,僅用了4個月的3號連鑄機建成投產,速度之快、水平之高、達產之快堪稱龍鋼之最,成為龍鋼發展史上的一個新亮點。與此同時,煉鋼4號轉爐(50T)11月28日開工建設,300萬噸煉鋼工程全面啟動。今年4月中旬,4號轉爐將與盈德22000M3/H制氧機同時投產,屆叫,龍鋼將形成300萬噸的煉鋼能力。為了提高煉鋼用灰質量,公司還建成了3座活性石灰窯。
為了充分利用二次能源,杜絕由于高爐煤氣放散引發的不安全因素,建成一座5萬立方米的煤氣柜。煤氣柜的建成,將為同興軋鋼廠和5座活性石灰窯提供穩定、充足的煤氣。針對球團礦不斷上漲的實際,我們開工建設了16座球團豎爐,今年2月底已投運。
為了給大西溝鐵礦的大規模開發奠定基礎,我們抽調精兵強將、聘請專家,i叢行丁菱鐵礦的工業試驗,組建了龍鋼集團公司大西溝鐵礦開發領導機構。大西溝鐵礦的開發必將鑄就龍鋼的百年基業。
在項目建設中,設計室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困難,加班加點,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創造了先決條件,做出了貢獻。
2003年公司共實施項目36大項,投運33項,其余3項在今年一季度投運。項目完成率達到100%,工程合格率達到100%。
企業改革邁入新天地
1、通過“剝離輔助,精干主業”使企業輕裝上陣,理順了企業生產經營與后勤服務的關系.
去年9月,公司按照國家有關精神,對企業后勤服務系統等非經營性資產進行了徹底的剝離,精干了主業,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剝離的單位主要有:職工醫院、維修隊、職工食堂、招待所、工貿公司、職工子弟學校以及物業管理等,剝離后組建成立了“龍鋼綜合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各項服務收費均按市場運作,改變了過去企業操辦一切的現象,理順了企業生產經營與后勤服務的關系。
2、加快企業對外投資,增強了企業的輻射力。
為了緊緊抓住我省“一線兩帶”開發帶來的歷史機遇,及早占領寶雞工業重鎮的鋼材市場,我們投資8600萬元在寶雞市金臺區建設了年產40萬噸的帶鋼工程,組建成立了“龍鋼集團寶雞軋鋼有限責任公司”,經過7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去年12月底建成投產。與此同時,還實施了對陜西偉寶粵鋼管公司的租賃,為今后產品延伸、生產焊管奠定了基礎。
為了使龍鋼集團在寶雞形成較為完善的生產系統,實現效益最佳化,我們投資1666萬元對寶雞市紅大鋼鐵公司(原寶雞紅光鐵廠)實現了控股和重組,組建成立了“龍鋼集團寶雞紅光鋼鐵有限公司”,啟動了寶雞紅光50萬噸鋼鐵工程,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了產業集中度,為今后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隨著龍鋼規模的不斷擴大,備件加工需求也急驟增加。我們通過與華山冶金車輛廠充分協商,達成了共識,在華陰市注冊成立了“龍鋼集團華山冶金設備有限公司”,并對華山冶金車輛廠的部分資產進行租賃經營。目前,該公司已承接了集團內部和社會上一些加工業務。
3、戰略聯盟關系不斷增強。
①陜西盈德氣體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的22000m。A制氧機,土建工程已基本結束,設備安裝正在進行,今年4月份即可建成出氧。
①韓城海燕鋼鐵公司1號205m3高爐已于去年12月6日建成投產,與之配套的燒結機及2號205m·高爐正在加快建設。該公司還決定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座450m高爐,為龍鋼供應鐵水,進一步加強合作。
⑧軋鋼方面,今年我們除通過對西安軋鋼廠進行挖潛改造,使生產能力達到55萬噸,提高了集團公司的軋材能力外,還通過參股、提供技術、代委加工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投資軋鋼,龍豐軋鋼即將建成投產,龍泉軋鋼、駿龍軋鋼、富平軋鋼等正在建設之中。
④龍鋼集團的協作單位由去年的7家,增加到了現在的13家。
4、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加快了企業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活力.企業各項管理進一步加強
為了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使物流更加科學有序地流動,進一步使物資采購公開化、透明化,深挖企業物流潛力;為了加快財務管理現代化,形成高效、快捷的財務管現體系,我們投資600多萬元進行了物流信息化建設和財務系統信息化建設,為今后EBP建設奠定了基礎。物流信息化涵蓋了企業原燃料采購,備品備件采購,生鐵、焦炭、廢鋼、鐵合金、耐材的采購以及鋼材、鋼坯的銷售及產品管理、物資管理等。
在質量管理上,我們始終堅持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用體系規范各單位的質量行為,工序質量有了明顯提高。通過一系列質量管理活動,確保了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順利通過了小國新時代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監督審核。111級鋼得到國家產品認證,獲得國家《冶金產品質量認證證書》,“禹龍”牌鋼材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和中國建材質量信得過知名晶牌。
在安全管理上,面對企業高速發展給安全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我們轉變管理思路,從提高職工安全技術素質入手,舉辦了“三大規程”考試,聘請安全方面的專家講課,有效地提高了全員的安全素質。并進行了起吊設備等一系列安全大檢查,使安全工作擺脫了被動局面。
環境保護上,我們加大了投資力度,加強了現有環保設施的充分利用,加大三廢利用力度,回收二次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配合地方申報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受到了省、地、市環保部門的好評。
設備管理面對新增設備多、管理面大的困難,加強了定期點檢和潤滑工作,制定廠較為系統的設備管理辦法,形成了較為有效的設備管理體系。
工藝技術水平刁;斷提高,工藝過程得到了有效控制。
企業文化建設展現新的氣象
追求進步已經成為廣大職工的自覺行動。在開辦的“工程碩士班”、“電大班”、“專升本”班以及技能考試中,職工勇躍報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已成風尚。通過各類培訓,大大提高了廣大職工的整體素質。
“真情回報員工,真誠奉獻社會”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實踐。各級領導干部積極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職工的工作生活條什行了顯著改善。在企業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們積極奉獻社會。非典時期我們向社會捐資12萬元防治非典;在渭南遭遇50年不遇的水災時候,我們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捐資30多萬元,并捐助面粉25噸,棉被500床;捐資30萬元援建柞水縣希望小學一所。
在營銷工作中,從過去的銷售產品向塑造品牌形象和培育品牌文化過渡,仗“禹龍”牌鋼材的用戶,不僅用到了優良的產品,而且得到了優質的服務,體驗和感受到了龍鋼獨有的企業文化。
今年,我們還舉辦了“龍鋼之歌”歌詠大賽等活動,編印了《龍鋼職工公民道德建設讀本》、《龍鋼CI簡明讀本》、《龍鋼宣傳畫冊》等普及讀物,以及《龍鋼風》等文學刊物,煉鋼廠還組織編印了《自律銘》和《煉鋼廠企業文化理念識別系統》。龍鋼通訊和龍鋼電視臺的編排形式和報道深度有了顯著提高,推動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基建技改等各項工作的進步。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廣大職工的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了具有龍鋼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各單位圍繞“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要進步”的企業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工作,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新局面。工作、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職工收入顯著提高
生活后勤服務有了顯著改觀。禹龍賓館的開業,大大改善了集團公司的對外形象。為了徹底改善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建設好我們的家園,2003年我們投資近千萬元對生產區、生活區的道路進行了整治,新增綠地44塊,人行道上鋪上了我們自己生產的花磚。各生產單位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作業環境有了明顯改觀。燒結廠通過抓環保設施的有效利用,提高燒透率,大大改變了燒結面貌,成為公司又一亮點。投資對單身職工樓、女工樓進行了改造、治理,對職工醫院進行了改造,購置了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裝修了職工之家,新建了憩園綜合服務樓,大大改善了職工住宿、購物、就餐、文體娛樂和就醫條件;同時,對煤專線道路和南大門出廠道路進行了整治,改變了過去晴天揚灰、雨天泥濘的狀況,改變了龍鋼的對外形象;在狠抓煙塵治理的同時,公司投資進行了450m3高爐的噪音治理;生活區設置了近百個垃圾箱,實行每日一清,根治了家屬樓的垃圾問題,改善了家屬區的衛生狀況。初步實現了年初提出的環境改善目標。
在職工勞保福利上,公司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使廣大職工能感受到企業的每一份關愛。隨著公司效益的提高,職工的收入也有了顯著地增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嚴峻的競爭形勢,我們只有戒驕戒躁,水不自滿,不斷追求進步,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今年我們要加快改革,穩步發展,實施低成本戰略,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勁,為陜西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