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霞 劉志虹
隨著以知識的獲取、共享、利用以及創新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浪潮的到來,知識資本已經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由于組織知識的源頭——個體知識,尤其是個體未編碼知識的邊際報酬遞增規律以及知識創造活動的不可觀測性等特點,知識型員工不會自發的支付他們的智力資本。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通過有效的激勵方法和激勵制度安排來提高知識型員工支付其智力資本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了。<
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
知識型員工的團隊激勵效果分析是建立在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基礎之上的。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強調了知識系統中個人未編碼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對這些知識的所有關系。在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看來,企業的性質是知識集成與知識整合的機構,而知識可以劃分為未編碼知識和編碼知識,企業的制度安排與組織安排應該能夠保證個體未編碼知識向組織編碼知識的有效轉化,保證個人專門知識最大限度地被整合到企業的知識資源中,成為有效價的企業組織資產。
所謂編碼知識,是可以用正式的語言、圖像符號等各種編碼傳遞的、能夠直接整合成有價值的企業組織知識;而末編碼知識卻是難以直接進行傳遞的。這主要是由于未編碼知識來自于個體對外部世界的判斷與感知,是源于主體與客體長期互動中的主觀感受,是難以用語言或其它編碼完全表達出來的。知識轉化的主體來看,知識在組織中的演化過程如圖所示;
個體知識集體知識組織知識網絡知識
個體
集體
組織
組織之間
從這個轉化過程中可以看出,在企業知識系統中,個體知識以及通過個體間的互動、交流與對話所形成的集體知識,是企業組織知識的基礎和最終源頭。對企業而言,集體知識是知識型員工的才能轉化成產品或服務,進而轉化為企業利潤和市場價值的重要中介。對于知識型員工的激勵而言,用適當的激勵制度和激勵工具,保證個人不斷積累知識,形成具有創造性的想法,并將自己所擁有的隱含性知識,如經驗、判斷、知覺以及各種具有創造性的思想奉獻出來與他人分享,通過與同事的交流與對話,在溝通中獲得編碼,整合為集體知識,最終形成組織資產是激勵的關鍵。
知識型員工的團隊激勵效果
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理論提出了個體未編碼知識及其集體知識在知識整合與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從而也為知識型員工激勵方案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指導性原則: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就是用適當的激勵制度和激勵手段,保證個人不斷積累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的未編碼知識,并通過與編碼知識的交流和對話形成集體知識進而轉化成有效價的企業組織知識。而所謂的企業團隊就是“以任務為中心,互相合作,每個人都把個人的智慧、能力和力量貢獻給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的一個集體,在這里“個人的智慧、能力和力量”實質上就是指員工的個體人力資本,對知識型員工而言就是其擁有的專有技能和知識等未編碼知識。一個團隊就是一小批具有互補技巧和知識(能力)的雇員的集合,他們致力于實現共同的工作目標,成員之間的關系是互有責任的互動關系。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團隊成員必須通力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個體未編碼知識向編碼知識,個體知識向集體知識的轉化,這種編碼化的過程是—‘種“創造性”摩擦的過程,是各種異質性知識相互碰撞、整合的過程。
1、企業團隊有利于個體未編碼知識的形成。這是由于創造性的想法往往是由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處理和評判信息的方式在一起相互碰撞的時候產生的。而一個有效的組織團隊是由具有各種各樣的知識、技能和工作方式——換句話說就是由具有不同專業知識和創造性思維技能的人員組成的。當團隊接受某項任務或目標后為了完成任務,具有不同知識和技能的團隊成員會從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方案及思路經過討論、相互摩擦和震蕩后會觸發團隊成員創新的動機和靈感,從而激活個人具有有效價的未編碼知識。
2、企業團隊能夠促進知識在組織內部的流動。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個人所擁有的未編碼知識,由于這種知識資本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的特性,因此,如果企業沒有必要的制度保證,這種可以給知識型員工帶來超額利潤的知識很難編碼化。企業團隊之所以可以保證這種知識的轉化,一方面是因為這種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能夠保證知識和信息流的順利流轉,促進成員間的溝通和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個體績效依賴于團隊績效,為了有效的完成團隊目標,團隊成員必須運用各自的聰明才智,通力合作,合作的過程也就是各種隱含性的未編碼知識相互交流、分享的過程。
3、企業團隊能夠將個體知識整合成集體知識。企業團隊的高效性就在于他們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組織日標,而這種完成任務或目標的方式方法往往是通過各種思想、判斷、紓驗相互碰撞以后形成的最優方法。從個體知識到知識的相互摩擦到最終的解決問題最優解的出現,實現了個體知識向集體知識,未編碼知識向編碼知識的轉化,組織知識資產的實現得以完成。
高效企業團隊的建設
企業團隊已成為現代企業組織變革的基本趨勢。它的組建具有靈活、快捷的組織優勢,有利于企業更好的配置和整合其人力資源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能夠激活個體未編碼知識,激勵知識型員工支付其智力資本形成創新的組織知識。然而,建設這種高效的企業團隊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激勵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團隊的自身特性,其小團隊技能、團隊的有效溝通以及團隊精神對激勵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團隊技能。能夠保證知識型員工未編碼知識編碼化的企業團隊必須具備適當的知識與技能,必須具有適當的人員搭配。這些技能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不同的專業技術或技能等未編碼知識。只有不同門類的專業知識在一起震蕩、碰撞時,才能快速有效的激活知識型員工的未編碼知識,才能使團隊成員的未編碼知識以問題解決方案的形式完成編碼化。第二類是解決問題和決策的能力。個體知識經過編碼化后還需要進行個體編碼知識的整合,這種整合表現為團隊通過對各種觀點和建議(末編碼知識)進行評價后,決定采用的可能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第三類是群體中人際交往的能力。由于團隊是由具有不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知識型員工組合而成的,這些員工具有較強的個性特點,在知識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個人之間常常出現矛盾和沖突,這就需要團隊有人際交往的技能和能力,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來消除這些矛盾和沖突,為知識的流動與共享提供一定的保證。
2、確保團隊有效的溝通。對于企業而言,有效價的組織資產來源于知識型員工所擁有的未編碼知識和編碼知識的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是通過“摩擦”而形成的創造性思想和看法。有效的團隊是一個創造性的團隊,企業經營管理者可以通過團隊這一創新工具來激勵知識型員工進行創造性的活動。由于知識型員工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當他們對某一問題達不成一致時,可能會各行其是。在團隊內部產生各種沖突和摩擦,這種沖突和摩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溝通和協調處理,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就無從談起,知識的交流與共享就會受阻。實質上組織資產形成的過程本身就是知識型員工之間的一個有效交流的過程。這是因為新知識(組織資產)的創造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通過未編碼知識和編碼知識之間頻繁、雙向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共同的理解,新的協同作用,新見地和創新,并在知識轉化的過程中激發個體的創造和創新,其中個體所擁有的隱性知識是新知識的主要來源。如果個體之間缺乏相互的理解、信任和合作,他們就不會自發的支付這種資本。因此,為了將有價值的未編碼知識快速的轉化為編碼知識,團隊就需要尋找到更好的相互交流和表達我們自身知識的途徑,需要有效的溝通。
3、高效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實際上指的是團隊成員所擁有的共同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能夠左右人的知覺,決定人的態度,影響人的行為動機,規定了人們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對人的行為有指導性。因此,對于擁有異質性知識的不同知識型員工所組成的企業團隊來講,團隊的共同價值觀決定著知識共享、創新與整合的行為。針對這一目標,團隊需要這樣一種共同的價值觀:知識的流動和共享是受到認可和激勵的,知識型員工在共同價值觀念的作用下,會自發的支付他們的智力資本,尤其是隱含性知識資本的支付;員工之間通過互相交流和合作,能夠實現個體未編碼知識的編碼化,使個體知識整合為企業新的資產。在這里,關鍵因素是對新知識,尤其是對具有生產性的未編碼知識持一種歡迎態度,并且在組織環境中創造一種信任和開放的氣氛,這種環境對不斷學習和嘗試給予高度評價、重視和支持。這種對待知識的積極態度無疑會極大的激勵知識型員工支付、創造與整合知識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