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定
通訊報道逼我刻苦學習,使我學會調查研究,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首戰告捷
1949年6月,我參加解放軍隨之南下。部隊打到廣東后,駐在中山縣石岐鎮。一天下午,鄰居家突然失火,我同戰友們幫助鄰居救火,場面非常感人。救火完畢,我顧不上洗臉、換衣,趴在門板床邊,揮筆寫了一篇小通訊,標題是《奮不顧身》,交給了教導員。誰知這篇短文很快在軍級報紙發表。這是我第一次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興奮之情難以言表。從此,便踏上了業余通訊報道之路,從未歇腳。1960年1月,廣州軍區政治部授予我“通訊報道工作積極分子”稱號,獎給一本精致的筆記簿。
通訊報道影響了我的命運
1963年,分往長葛的那批轉業干部300多名都被分到商業部門,我卻被分到縣農業局。原來縣農業局當時急需一名會寫材料的人秘股長,請求縣委選調。組織部在轉業干部檔案中反復查找,發現我會寫通訊報道,部長揮筆將“商”字改為“政”字,將我分配到農業局人秘股。就這樣,我在農業局和鄉鎮企業局等黨政部門一干就是30年,直到離休。
外號“楊典型”
我通過新聞報道宣傳了許多養牛典型、養雞典型、植樹典型、種花典型、種藥材典型、養蜂典型、養兔典型等等。熟人們給我起了個外號叫“楊典型”。一段時間,走在街上,有人就喊:“楊典型,最近又寫了什么典型沒有?”記得有一次區里召開三級干部會,印發的先進典型材料,幾乎都是我平時調查采訪的典型人物、典型事。
回首望去,通訊報道伴我度過了我的大半生。苦中取樂,至今手不釋卷,筆耕不輟。近日,舞鋼連降暴雨,雨后我冒著高溫采訪,寫了一篇《暴雨過后訪田崗》,又被《鋼城信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