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輯“2004年高考作文專號”的時候,非常巧合的是選編的三篇陜西卷滿分作文,作者竟然同屬一個班——陜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1)班。一個班有三位同學的高考作文獲得滿分,而且其中一位同學的語文單科成績為146分,位居今年陜西省高考語文單科成績榜首。這在全國是非常罕見的。這三位同學分別是鞏少崴、康文和焦雯。而這一“高考神話”的締造者,便是高新一中高中部語文教師,高三(1)班班主任李克老師。
一個班出了三篇滿分作文,而且其中一位作者還是單科成績狀元,這其中究竟有什么“密訣”?帶著這個問題,我近日專程登門拜訪了李克老師。
李克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隨和、健談,與實際年齡相比,顯得非常年輕。一般來說,學生都比較喜歡年輕富有活力的老師,而這種喜好往往也會直接影響學生某一學科成績的優劣。因而,我便大膽地猜測,李克老師肯定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尤其是女生,何況文科班女生本來就占大多數。
于是,我便笑問李克老師,你所帶的班,今年語文平均成績是130分,同學們如此喜歡學習語文,這除了與你的教學方法密不可分外,你富有活力的形象也是激起同學們學習語文興趣的一大“法門”吧?李克老師笑了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我和康文同學之間的故事吧。他說,他們班的學生,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喜歡他,另一派喜歡同樣年輕的歷史老師。平時這兩派學生經常在一起辯論,他和歷史老師誰更受歡迎。而康文便是“克派”的頭兒。曾經有一次,康文當著另一派同學的面說,以后誰膽敢在背后說不支持李克,她便滅了誰。這兩派同學雖然表面上勢不兩立,但李克老師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是贏得了絕大多數同學的支持,尤其是女生的愛戴。用李克老師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個“大眾情人”,班上“暗戀”他的學生多著呢!
一位德才兼備的老師,對他學生的成長影響是深遠的。康文在臨畢業時,給李克老師送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個特制的玻璃瓶里,裝了滿滿一瓶子裁得十分齊整的字條,每張字條上,記錄著李克老師平時講課時所說的每一句讓康文感觸很深的話。我相信,每一位老師如果收到自己的學生送給他這樣一份飽含真情的貴重禮物,都會深受感動的。由此可見,李克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是何等高呀!
不過,學生們也十分“怕”這位他們心目中的偶像。李克老師說,他平時最不喜歡學生們下課后還追到辦公室問他課堂上已講過的問題。他說,并不是他不愿解答,而是這讓他感到很失望。因為這意味著這節課學生聽得不成功,而他也講失敗了。因此,學生們便十分“怕”向他請教問題。
興趣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前提。一位才華橫溢、風流瀟灑且受學生們擁戴的老師,可以激起學生們學習他所代課目的興趣,然而要學好、學精這門課,還是要靠任課老師的實力。據了解,李克老師是在高三時才接手的這個班。當時,鞏少崴、康文和焦雯三位同學的成績并不理想,僅處在中游水平。但就是這跟隨李克老師短短一年時間的學習,便讓他們在考場上揮灑自如,完成了三篇滿分作文,也造就了一個“高考神話”。
李克老師在教學方法上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呢?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李克老師略微思索了一下說:“其實也沒什么秘訣。作為老師,你沒有權力選擇學生,你所要做的就是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輸給學生,并且要注意傳輸的方式和方法。其實,這個觀點孔老先生早就提出來了。我只不過是繼承了而已。”
那么,李克老師究竟用什么方式和方法使自己的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如此驕人成績呢?相信你讀完李克老師的文章,已經找到了“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