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三個孩子買回寵物,恰好是一年前的這個時候。那一年,我的長子高二,長女初個渾身烏黑像舊抹布一樣的東西在里面瑟瑟發抖。這小東西身長只有三十厘米左右,簡直比貓還要小。它是一只黑色長毛的德國小型雌犬。
聽三個孩子說,這是他們把新年時得到的壓二,次女在讀小學六年級。
我打開厚紙箱的蓋子偷偷探身一看,只見—歲錢和平時點滴積攢的零用錢全部拿出來,在附近的一家寵物店里買回來的。
那家寵物店就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孩子們每每途經那里,總要一起物色一下買只怎樣的小狗。樣貌可愛的小狗總是馬上就被人買走了。幾個月過去了,只有一只總是被遺留下來,就是面前的這只小狗。
“這樣粗劣的狗,為什么要特地買回來?”
三個孩子回答說:
“明天就是它的一歲生日子,實在太可憐了,所以……”
據說出生一年還沒有找到買主的狗將會被殺掉,也就是說這只小狗僅一日之差就會被致于死地。
“給它取個名字吧,比如說伊麗莎白,或者瑪麗蓮,對了,奧莉維亞怎樣,我覺得還不賴……”
“名字已經起好了呀!”
小女兒得意地說。
“我們叫它‘月子’!”
大女兒撫摩著小狗的頭說道。
“烏黑的毛為什么叫月子呢?”
“因為今夜剛好是新月呀,父親。”
看來參加天文興趣小組的兒子的提議已經得到了多數的支持。
有一個詞叫做家庭。
字典里的解釋是這樣的:夫婦、親子共同生活的場所。
生活在家庭里的成員就叫做家人。
可是現實生活中是怎樣的狀況呢?
首先是作為丈夫又是父親的人每天很早就離開家,夜深了也不回來。休息日也會有加班或是諸如高爾夫之類的應酬,依然不在家。
作為妻子和母親的人又如何呢,她們最近越發的忙碌了。忙著上學充電和打零工,成為女強人后,更是和父親一樣深夜才回家。
孩子們呢,放學后還有補習班,要學的東西在等待他們。
爺爺奶奶也住院,或是去老人活動中心,還是不在家。
本應有家人守候的家庭,再看不見家人的身影……
現代日本,都市化、老齡化、勞動密度過大、核家庭化,種種傾向在加速發展。
因此我們大多數人一般回到的是沒有燈光無人守候的空蕩蕩的家。
即使大喊:“我回來啦!”
也沒有人回應一聲:“您回來啦!”這是多么寂寞啊;因此,就有了寵物的誕生。
從動物食品到寵物醫院,不知不覺中價值數千億的巨大產業在疾速增長。在背后支持寵物產業的正是那些家庭中失去家人,渴望家庭溫暖的孤獨的現代人。寵物的世界里沒有背叛,只有寵物會乖乖等我們回家,寵物是備份的家人,是模擬的親族……
月子來了有一年了。
毛手毛腳有些蠢笨,有時又歇斯底里,根本不能看家。可是這并不要緊,自從這常常生病的矮種狗出現之后,我家的空氣竟為之一新。
以前,總是互相吵架的三個孩子突然和睦起來了。感受著這如不悉心照顧、馬上就會逝去的孱弱生命,不僅無法吵架,反會生出無限的共通感來。
那么我又如何,很慚愧,我甚至無法大聲表述,我開始有些認真的思考生命了。
隨著月子的名字,我張開充滿想象的眼在月球表面極力飛翔。在那里遙望地球,就會明白無論狐貍、貍貓、海中鵜鶘、蒲公英乃至人類不過是地球這間小屋的匆匆房客。在海鳥不能生存的星球上,難道人類就可以獨自逍遙嗎!如果我們渴望休戚相關的共生,就應該更加地自省。
黃昏,帶月子出來散步。
月子特別喜歡看落向林畔的夕陽,我時常會想,它的壽命還剩下多少年,在此之前我也不能倒下啊……
沒有什么特別,月子的到來讓我無比欣喜,和孩子們相比,我覺得自己收益更多。
新井滿
1946年出生于日本新舄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失蹤者的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