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軍,美軍征兵人員挖空心思,搞出了不少新奇招術。 電腦游戲誘你當兵
幾年前,美陸軍經濟和人力處主任凱西·沃丁斯基上校和朋友在一次參加酒會時突發奇想,讓那些可能參軍的適齡青年通過先進、互動且更好玩的電腦游戲感受軍旅生活的豐富多彩,用有趣、刺激的軍旅生涯吸引有技術的年輕人人伍。
經過論證,美陸軍決定投資 600多萬美元,使沃丁斯基的計劃登上陸軍的官方網站,出乎意料的是此網站立刻成為因特網上最受歡迎的免費下載內容之一。開發的電腦游戲向年輕人展示了一個現代的美國軍隊,讓他們了解從軍能得到各種發展機會。讓玩家在游戲中體驗到真正全面的軍人生活,還能通過角色扮演,學到各種軍事知識,了解步兵等軍兵種知識,甚至還可“精通”維修戰斗機、軍艦等。比如,美國陸軍開發的《士兵》游戲就是一種角色扮演策略游戲。在這個游戲中,玩家身臨其境扮演一個新兵,體驗軍事生涯的成長過程。這些電腦游戲的設計目的就是讓青年人更好地了解軍隊及為保衛國家而感到驕傲,從而喚起美國年輕人的參軍熱情,報名入伍。時至今日,登錄參與“美國陸軍”在線游戲的人已超過130萬,比軍方最初估計的人數多出兩倍。
只需輕點鼠標,玩游戲的人就可以與陸軍的征兵人員直接聯系。沃丁斯基說:“用游戲(來吸引年輕人)幾乎是一種自然的想法,這種方式在征兵者中極受歡迎。”
美國目前已有84萬多游戲參與者通過了“美國陸軍”的基礎訓練,沃丁斯基上校說:“這些游戲將達到教科書的水平。如果能夠順利過關,你就能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如何應對挑戰。”
好萊塢大片——潛移默化的形象感召
如果你是一名戰爭片或驚險動作片的忠實觀眾,你一定會發現近幾年好萊塢戰爭大片制作越來越精良、場面越來越宏大、真實感越來越強。《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風語者》等一系列高成本、大手筆的戰爭片相繼殺青,好萊塢似乎掀起了戰爭片的熱潮。眾所周知,大片投入成本高,逼真的戰爭場面是電影賣點,也是拍攝難點,一點不像,大筆金錢就打了水漂,所以很多電影公司都不愿輕易冒險。可現在好萊塢為何敢知難而進,原來是五角大樓在背后“鼎力相助”。
2001年在美國上映的戰爭歷史大片《珍珠港》,在拍攝過程中動用了美軍的航空母艦和大批戰斗機,劇組輾轉于美軍各大基地,登上美軍“星座”號航母。當影片在珍珠港首映時,軍方還慷慨地把最新型的航空母艦“斯坦尼斯”號借給電影公司當露天影院。在與好萊塢合作中,美軍不僅免費提供部隊和先進武器,還自告奮勇地擔任影片的軍事顧問,甚至讓演員提前到海軍陸戰隊的新兵訓練中心體驗生活。
美軍之所以這樣做,進行自我形象宣傳,吸引更多更優秀的青年參軍入伍是其主要目的。一部戰爭大片,從投入拍攝就開始鋪天蓋地 的宣傳,到放映檔期,更要大肆“炒作”,種種宣傳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經過“美容”的軍方形象,讓美軍完成了“形象工程”,對年輕人參軍入伍形成了巨大的感召力。
新奇廣告qRBl你的0a瓊
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軍入伍,美軍加倍努力,包括提供簽約津貼,投拍電視廣告和專題電影宣傳,把征兵的信息傳遞給那些熱血青年。這一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美軍曾贊助一輛名叫“中士”的頂級高速賽車和一輛參加溫斯頓杯巡回賽的賽車。后者車身上因印有“01”的字樣,與美陸軍目前的“一人之軍”的口號暗合而起到了很好的廣告效應。去年,美海軍陸戰隊和海軍投資120萬美元合作錄制了一部電影預告片,以宣傳自己的形象。它是二戰后第一部在電影院中放映的宣傳軍隊的片子。海軍還向加入海軍的殯儀業者支付 6000美元的簽約津貼。如今,軍隊中許多缺乏人手的崗位都提供這類津貼,有些崗位支付的津貼高達兩萬美元。此外,美軍還投巨資以電視廣告這種傳統方式提高自己的吸引力。這些廣告每年要耗費數億美元。美空軍目前使用的宣傳廣告旨在吸引追求刺激的年輕人。這個廣告展示了一系列表現年輕人從事極限運動的鏡頭,最后是一架飛行中的F一22戰斗機。同時,屏幕上打出“我們一直在等你”的字樣。
讓切爾西引領年輕人參軍
在伊拉克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時,如何使各軍種的人員得到有效補充成為美軍議論的焦點話題。為減輕低收入階層過重的負擔,有人提出“讓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參軍”,以吸引有代表性的人物參軍。美國西北大學的軍事專家查爾斯·莫斯科斯說:“我曾與許多征兵人員交談,我問他們,是愿意把預算提高兩倍還是愿意讓切爾西·克林頓參軍,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后者。”
美軍這些看似奇招怪術的手段已開始奏效,在過去的3年時間里,陸軍年年實現了征兵目標,今年的征兵速度也遠遠高于預計的速度。但是,在這些方法的背后,卻是以高昂的征兵費用為代價的。一名新兵入伍的平均費用超過1.1萬美元,軍隊的4個軍種每年需要2C萬新兵才能達到實際需求。
(編輯/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