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養寵物的人一直認為他們的寵物伙伴會對他們的愛予以回報,科學家們對這一說法一直不以為然,但是現在他們正在改變看法。
美國加州圣達菲動物中心主任約翰·凡扎特最近在一所療養院里見到一條名叫馬克斯的拉布拉多獵狗,這真是一條奇異的狗,當時它正忠實地與一位坐在輪椅中的婦女呆在一起,這位婦人不時地用手輕輕地拍著它的頭。直到這位老婦人的輪椅從廳里搖走時,凡扎特才發現,馬克斯的尾巴一直被壓在輪子底下,但是這只狗卻毫不抱怨。
心理學者并不太相信寵物會對人類的愛作出回報,他們認為動物情感的表達僅僅是因為“外部刺激”引起的,》匕如冷的感覺等。但是現在,由于神經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進展,以及科學家對動物行為觀察的諸多研究,這種觀點已經有所改變了。對狗、黑猩猩以及其他許多動物的研究所取得的證據中,人們正在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和理解寵物主人們早已經覺察到的現象:動物也有強烈的恐懼、妒忌以及悲傷的感情,最為重要的是,它們也有愛的情感。
生物學家馬爾克·貝克奧夫說,“如果是在5年前,我的同事一定會說我是瘋了,但是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在公開場合探討動物的情感問題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寵物主人正在依賴于他們長著毛皮或者羽毛的朋友來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洛杉磯寵物狗公司的老板塔瑪·吉勒說,“現在有些人不急著要孩子,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愛的情感維系。”對于許多人來說,他們是將寵物當孩子來看待的,這也許可以解釋眼下的寵物熱,而寵物熱也推動了對寵物情感問題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一個名叫簡·古德爾的女子,她沒有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也不懂動物行為理論,但她說:“但是在我的一生中,卻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老師。”那就是魯斯蒂,她童年時住在她家附近旅館里的一條黑色的混血小狗,“走到哪兒它都跟著我,而它甚至不屬于我。在旅館里,它是一條很不聽話的狗,但是和我在一起時,總是既聽話又機靈。當然,我一直認為動物也會有情緒,有個性,有思想的。”古德爾在不知不覺中與當時的所謂科學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在非洲的荒野里,她給黑猩猩起了很個性化的名字,而不是簡單地給它們編號,用“歡樂”,“沮喪”和“悲傷”來描述它們的行為。一些大學教授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她的研究成果最終證明是無可辯駁的。
許多動物也有愛的感情,黑猩猩有時會收養不屬于它們自己的孩子,一些馬匹如果長期被套在一起駕車,它們甚至會拒絕被關在不同的馬廄里,有人甚至看到鯨魚會跳一種奇特的舞蹈動作,看起來很像人類的擁抱動作,雖然這種現象比較罕見。
人類觀察到的動物中,感情最豐富的是狗,這一點也不奇怪。德克薩斯大學的生物學家塞繆爾·高斯林說道,人們可以給犬類的個性分為4種“類型”,即“社交型”、“情感型”、“情緒穩定型”以及“能力型”,這幾種類型綜合起來用來確定它們的“聽話”程度和“智力”水平,這與一些標準的心理測試中關于人類個性的4種基本分類法很有些相似之處。
比較人與動物的感情世界就像將彩色與黑白色作比較一樣,兩者屬于同一個概念范疇,但前者卻比后者要復雜得多。生物學家貝克奧夫在他最近出版的專著《動物情感》一書中舉了許多動物也有情感的例子,但是他并不認為狗的歡樂情緒與人類的歡樂情緒完全能等同起來,就拿愛來說,寵物會喜愛它們的主人,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這與我們與家人之間的愛是不同的。
一些熱愛寵物的人甚至認為,“動物比我所認識的一些人更有人情味。”有關專家對此表示憂慮。一位馴狗專家說道,“我很高興現代科學已經開始認可動物也有真正的情感世界,這一理論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將它們當人一樣地對待。”
動物的大腦結構可能有許多與人類相似的地方,但是在有的情況下,當動物模仿人類行為時,其大腦神經系統的處理過程卻與人類的并不相同。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動物情感的研究是一個奇異的領域,過去一直長期被忽略了。他們相信這一研究將會很快取得進展。 (編輯/林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