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廣告公司而言,全部工作無非兩點:第一,怎樣將客戶引進來;第二,如何滿意地服務下去,長久地服務下去。
怎樣才能脫穎而出
要想做好上述兩點,要想在多如牛毛的廣告公司中脫穎而出,必須做好三件事。
1、廣告公司一定要給自己清晰的定位。是做策劃,還是做設計,是做影視,還是做媒介、做戶外,不能什么都做。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本土廣告公司什么都想做,結果什么都沒做好。其實,廣告業的任何一個細分門類,都有盈利的一面,都能夠掙到錢,而且專業細分也是這個行業的一個大趨勢。所以,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是做好廣告公司的第一件事。
2、定位要準確,要明白自己擅長做什么,不擅長做什么。要從自己最拿手的,或者最有資源的方面定位。首先,你要對這個世界有一點自己獨特的看法;其次,你要有好的表達;再次,就是你還要有一些“神秘”的東西告訴客戶。如果你想到的客戶都能想到,那么,客戶憑什么付你策劃費呢?起碼,你要在某些方面高于客戶,你才能吃這碗飯。定位準確的關鍵,是要真正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揚長避短。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你如果硬做,真的不如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長做的東西上。
3、自己的定位一定要和今天的中國市場實際相結合。也就是跟客戶的需求相結合,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否則,再好的定位,也只是一種孤芳自賞。懷才不遇,首先要問問你這個“才”是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上述三件事中,最核心的是要了解中國企業的特點。
中國企業的類型
粗略地劃分,可以分為下面五種類型:
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型。這類企業現在正越來越多。他們能清晰地判斷自己長處和短處,量力而行地推進每一個項目,既不左傾激進,又不右傾保守;既不搞花架子,又不一頭扎進錢眼。這類企業代表了中國企業的未來,也非常適合跟有真才實學的廣告公司合作,不管他現在規模大小,都值得我們傾注全部心血為他們服務。
僥幸搞大型。這類企業目前在中國也不少。這類企業有時候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自認為的成功經驗,可能僅僅是某種偶然,并不代表一般規律。如何讓他們能夠明白,這種偶然,并不是一種必然,需要做很多很艱苦的工作,也要講究一些技巧。你不能一下子改變他,但你可以慢慢的改變他。讓他們在不傷自尊的前提下,接納你的一些有益建議,并能讓他們嘗到這些建議的甜頭,改變也許就開始了。因為,沒有一個企業家不想把自己的企業搞好。
盲目迷信策劃廣告型。這類企業,有的是碰巧嘗到過廣告的甜頭,有的是過分迷信廣告創造的傳奇故事,他們忘了,廣告只是營銷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而不是唯一的一環。把成功歸結于廣告,盡管作為廣告人,心中竊喜,但那卻不是事實。同時,把失敗全歸結于廣告,也同樣不是公平的結論。所以,對于這一類型的企業,我們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幫助他正確看待廣告。不扭轉這種不正確的觀念,你很可能從開始時最受歡迎、最受重視的人,變成最后,最挨罵、最被企業瞧不起的人,盡管你知道,你蒙受了不白之冤。
追求四兩撥千斤型。這類企業,往往資金不多,雄心不小,永遠逼著廣告公司尋找撬動地球的那個支點。“現實一些,清醒一些”是你應該對這類企業的最重要的建議,如果你不想和客戶一起做一個虛幻的夢的話。的確,我們可以跳得更高,但是揪著自己的頭發上天,我們絕對做不到。
藐視策劃廣告型。這類企業,往往不是靠傳播起家,而是靠渠道,靠營銷手段做大。他們想與廣告公司合作,往往不是出于本意,而是因為同類廠家找了廣告公司,他們不能在這方面“輸”給別人。應該說,他們選廣告公司,是做對了事,但他們對廣告的態度,卻很可能是不恰當的。因為,在這個信息時代,傳播等于存在,不傳播,你將很可能被別人遺忘,你今天的優勢并不等于明天繼續的優勢。退一步講,既然你以往不依靠傳播,都能有這樣很好的業績,加上傳播的翅膀,豈不能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