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盼到了,用拇指投下莊嚴一票的一天。這要感謝英國人湯姆生,他發現了電子。因此,如今才有了一邊是電視信號,一邊是手機電波;一邊看著熒光屏上歌手演唱,一邊按鍵對他或她的表現進行投票。手機短信如此廣泛而迅速地決定人的命運,這卻沒有哪個科幻小說家作出過預言。
電視臺號召手機用戶通過發送短信對節目中的歌手投票,選出場冠軍、周冠軍和月冠軍,如據說,手機短信民主的一大優點,是它必然具有商業附加效益果從形式上觀察,如何不是—種民主選舉?而考慮到手機的驚人普及率,實質上就意味著在娛樂圈的某個局部,已然實現了全民直接普選,至少在城市里是這樣。此情此形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動?
那么是否可以據此設想未來的一種可能呢?比如有一天,手機或會成為美國總統大選的最有效工具。全國人民坐在電視機前面,一邊喝著咖啡看候選人辯論,一邊嘀嘀地按鍵投票。支持率立即顯現,掃除了計票的舞弊疑云。推而及之,今后美國憲法修正案的表決,都可以借助手機短信遠距離瞬時完成,不用再拿到參眾兩院去辯論。總之,現代技術使美國人民更加全面而深刻地參與民主成為可能,小學生和乞丐也可以選舉領導人,只要手中有機,而民主本身就成為了手機短信的實現形式,古老的代議制則發生著悄然的演進,至少是引入了游戲的成分,政治何必一定要面對面呢。
據說,手機短信民主的一大優點,是它必然具有商業附加效益,傳送一張選票即等于為電信公司貢獻一毛錢通訊費,由此促進著GDP的增長。與此同時,民主也會成為一種職業,屬于信息服務業。摩托羅拉會忙著設計嶄新的手機品牌,至少有兩種型號,一種是特定任務型的,供職業政治家專用,實際上是投票表決器或者用于打擊競爭對手的政治笑話傳播器;另一種呢,是瑞士軍刀型,一個機盤上伸出多個“刀把”,其中一個具有政治功能,可以隨時提醒用戶,何時投票,投誰的票,怎樣投票才有可能中大獎。 總之,在西式民主社會里,這一切都是可能發生的。特別是,一旦官場產生需要,手機病毒設計者便會走紅。技術終會發展到一天,讓人們能夠制造出一種病毒,使反對黨陣營的所有手機在投票瞬間全部死機,卑鄙的政客當然就用不著實施原始的吃槍子苦肉計了。當然,更可以讓一臺電腦在一秒鐘內群發出一億條短信,把票全部投給一個人,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技術上過關,使之看上去像是來自一億部不同號碼的手機。但有矛則有盾,反對黨及其贊助商則會大力開發防護、過濾和甄別軟件。現在,跨國公司說,手機功能正十倍速地快于個人電腦功能的發展,顯然,是CEO們看到了手機的政治前景。
一句話,信息時代的民主倒不一定更加昂貴(手機降價是必然趨勢),但無疑更加文明,至少,免去了國會會場上的爭吵和拳腳。在美國,如今,你不看電視,就無法與民主進程同步;今后,你只有購買手機,才能具備選舉的先決條件。而對于政治家來說,民主已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了一個信息問題,看看美國大選與傳媒的關系,實在是要有思想準備的。未來政治家的頭等大事,是處理洪水般而至的蕪雜信息,而不再是應對復雜人脈關系。成功的政治家將是那些處理信息速度最快捷、辨識信息能力最高超的人。顯然,大腦已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未來的美國總統,大概需要借助生物工程來增加其腦神經突觸數目,參議員層次的呢,則需要讓大腦隨時準備接入某臺計算機插口,而一般公務員至少要在脊椎上植入簡單的信息處理芯片——這一切都是為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