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理查德·艾爾
編劇:杰弗里·海契
主演:比利·克魯德普、克萊爾·丹妮絲、魯伯特·埃弗萊特
類型:劇情/古裝
國別:英國/德國/美國
出品:藝匠 映期:2004年9月3日(英國)

故事發生在17世紀60年代,雖然莎士比亞已經死了100年,歐洲也吹起了文藝復興風,但由于女人被禁止登臺,所以當時劇院里女性角色還都是由男人扮演,而以完美的外形和高超的演技塑造了無數成功女性角色,被觀眾們昵稱為“艾德”的愛德華·肯納斯頓(比利·克魯德普飾)無疑是當時全英格蘭最紅最受歡迎的“女明星”,每一晚,他表演的《奧塞羅》中黛絲德蒙娜被奧塞羅誤殺那一場戲,都會被觀眾的熱烈掌聲所打斷。艾德對扮演女人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而且,他也很少意識到自己其實應該是個男人。
但英王查爾斯二世(魯伯特·埃弗萊特飾)在其情婦的慫恿下,當然,他也有些厭倦了男扮女妝的老套表演,開始允許女演員登臺表演她們自己,并禁止男人扮演女人。王令一下,一夜之間,昨日還風光無限的艾德轉瞬就成了多余人,開始自暴自棄坐吃等死,直到從前艾德的化妝師如今的女演員瑪麗亞(克萊爾·丹妮絲飾)的出現。艾德走紅時,瑪麗亞只能在為他更衣卸妝時偷偷地愛慕著他,但時代的變化給了她勇氣,而她也給艾德昏無天日的生活帶來了曙光……
他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法拉內利是意大利最著名的男性女高音歌唱家。”這是音樂史書在提到這位意大利著名閹人歌伶最典型的一句,而這句話的邏輯復雜程度可比[霸王別姬]里,小豆子在堅持性別尊嚴和屈打成招下唱道“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意識錯亂。介于更為復雜的歷史原因,中國、意大利、英國等國戲劇史上都有過舞臺上男人反串女人的奇特現象,在[美麗舞臺]之前,[霸王別姬]、[法拉內利](Farinelli,1994,又譯[絕代妖姬])和[蝴蝶君](M. Butterfly,1993)都是表現反串中主角“我/男人/女人”倒錯心理的代表作。
[美麗舞臺]的奧斯卡誘餌
2001年一部[艾里斯],令名不見經傳的理查德·艾爾受到好萊塢矚目,也促成了這位英國最優秀的舞臺劇導演之一得以執導[美麗舞臺],雖然影片的主人公和故事都屬于英國,但男女主演卻都是純正的紐約人,不過,既然加利福尼亞口音的本·阿弗雷克([莎翁情史])和德克薩斯口音的蕾妮·吉瓦格([布里奇特·瓊斯日記])都可以裝英國人,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美麗舞臺]是部小成本制作,但目的不言而喻,奧斯卡!因為奧斯卡評委都是口味非常高尚,而且在表演獎項上喜歡垂青英國電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