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奧
年齡:22
籍貫:北京
專業:電影攝影
班主任:邵丹
學費:10000元/年
報考次數:1
班級(專業)人數:應16人現14人
工作去向:未定
父母是否專業人士:否
看片數量:300
喜歡的電影類型:藝術片、商業片 
自我評價:偏內向 愛運動
>>胡斯奧是那種不太善于面對記者的人,當我們在電話中提出采訪要求時,他說自己不善言辭,提出能否再給我們推薦一個,在我們的堅持下才露了面。他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你能夠感覺到家庭給他帶來的那種踏實和謹慎的氣質,他甚至過目了采訪的初稿以防不妥。跟世家子弟相比,他身上有著更多的隱忍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新電影 ■胡斯奧)
□在進電影學院之前,你對電影了解不了解?
■看得不多。我原來是美術學校畢業的,以前看得不是特別多,咱實話實說。因為王小帥和路學長他們原來都是學畫畫的,所以可能看到自己有這種機會吧。學電影的出路可能更好一些,畫畫太單一了,那會就業嘛,考慮的比較現實。
□在電影學院最大的收獲就是對電影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對。但是我覺得電影這東西說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沒那么容易,我上了三年才覺得剛剛摸到一個門,包括技術的東西,可能學幾個月,學一年,能學到,但是實際操作還是差一些,還是要走向社會。因為畢竟是在學校里,跟外邊的商業化操作還是不一樣。你越往高年級那種認識就更深一點。
□你在讀書期間接過活沒有?
■找過一些小活,像電視臺什么的,是紀錄片的攝像什么的。相對沒意思一些,別人讓你拍什么就拍什么,自己參與的創作少些。電影的話,比如給你一個劇本,你可以經營它,想法把它拍好。光線什么的自己設計,包括跟導演的溝通,跟演員的溝通。但在電視臺只是這個機器你會操作、拍得好看而已,自己的參與會少些,創造性差一些。跟學校學的都是兩碼事。在校期間如果只是為了掙點小錢把功課耽誤了,時間給犧牲了我覺得就不值當了。所以對自己特別有提高才在外面干,一般的活我都推掉,在學校看看片看看書,跟同學一起拍個片,幫個忙。這行圈子也比較小,如果你在校期間能幫別人忙,出去以后別人也會想著你。就是建立一種合作關系,像第五代、第六代,都是同學相互之間合作,氛圍比較好。
□在外面實踐的時候有沒有不公的待遇?
■不光是我,別人都會有。像外面用學生,一個是因為你是電影學院的,懂一些,另外一個就是因為你是學生,學生的酬勞會比較低一些。
□還有一種情況是給你說的時候是一個酬勞,結果結帳的時候差很多,有這種情況嗎?
■我沒遇見過,我同學有遇見過的,包括其他系的同學。但不是特別普遍。
□你在電影學院最大的煩惱是什么?
■煩惱……沒什么特別大的煩惱。可能原來學畫畫大家都比較單純,電影學院好像是商業氣息濃一點,可能對自己有些沖擊,思想就不像原來那么純了。考慮怎么樣掙錢,考慮的比以前更現實一些了,但這也說不上是煩惱。
□你們課程的側重是什么?
■我們主要是學習攝影材料、攝影技術和手段,包括鏡頭什么的。還有些公共課,包括視聽語言,也會開一些其他的課程,包括錄音課、導演課啊。還有類型電影,課還是比較多的。學校每個星期都會有固定的觀摩影片,大部分是一些經典的影片,或者是外面人看不到的影片,二年級有一個DV作業,還拍了3個膠片,一個是純訓練性質的,沒有故事;一個是5分鐘的,前面兩部情節比較簡單,自己也不滿意,也沒什么可說的。今年拍了一個15分鐘的膠片作業。我拍的是個小孩青春期的故事。有點像[理發師的情人],也發生在理發店。比較樸實,跟生活聯系比較緊,玩點小感覺。膠片系里出。戲主任也說,還是故事第一,那種純形式的東西是立不住的。同學也有拍槍戰的、也有拍比較小資的,像王家衛那種。
□出去想拍商業片還是藝術片?
■出去就拍藝術片是不現實的,實際上我們系很多出去的也都在拍MTV和廣告,電影還是首先要給人看的,這是比較現實的,所以出去可能會先拍一些商業的,能夠有保證。
□當時攝影系報了多少人?
■不多,200多人吧,取16個人。基本上是男生,也有女生,我們班只有一個女生。她拍得也挺好,可能有些小感覺,她們能抓住,可能有些男生覺察不到的地方。
□你們班有沒有世家子弟?
■有。16個人里大概有2、3個。
□他們的社會關系就會比你們寬一些。
■對,這是肯定的。但我們班也有兩個休學的,因為我們系的學費比較高,家庭條件不是太好的同學確實不容易。
□如果處在一條起跑線上,世家子弟比你們成功的概率要大多少?
■同樣的學習成績下,他們肯定要好得多。包括像今年奧斯卡,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的成功,都跟她的父親對她的幫助有關系。一個是她自身的造詣,一個是他父親打下了一個很好的社會關系基礎。
□除了學費,你們其他的花費還有多少?
■差不多一個月得花1千塊錢,一年加學費就2萬多了。
□那么多!對自己未來有沒有規劃?
■我覺得3年內能拍上電影就很不錯了。我家里人跟電影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只能通過同學什么的慢慢進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