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西北部,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國接壤,在歷史上是溝通東西方、聞名于世的“絲綢之路”的要沖,現在又成為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85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74個團場。新疆人口為1905.19萬人, 區內山脈融雪形成眾多河流,綠洲分布于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綠洲總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5%,具有典型的綠洲生態特點。
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5種儲量居全國首位,24種居全國前5位,41種居全國前10位,23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等礦產資源蘊藏豐富。新疆石油資源量208.6億噸,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為10.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遠景十分可觀。全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占全國的40%。黃金、寶石、玉石等資源種類繁多,古今馳名。
新疆的生物資源物種豐富、種類繁多、品種獨特、特性優良,開發和發展的潛力較大。新疆野生動植物達4000余種。農作物地方品種及引入品種達1萬多個,不少物種品質優異。新疆地方畜禽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抗病、耐粗飼等優良特性。新疆還是多種果樹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樹資源豐富,其中優良品種約300余個。天然藥物如:麻黃、羅布麻、甘草、貝母、雪蓮等分布廣泛,質量上乘,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優良的特性。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5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363億元,增長3.9%;畜牧業產值148億元,增長8.9%;林業產值11億元,增長11.5%;漁業產值3億元,增長2.1%。 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特、優、高”產業發展較快,糧食、蔬菜、瓜果和其他特色農作物播種面積增加,棉花播種面積調減。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49.40萬公頃,增長7.1%;棉花播種面積94.40萬公頃,下降16.4%;油料播種面積21.51萬公頃,下降1.1%;甜菜播種面積8.76萬公頃,增長2.5%;蔬菜播種面積15萬公頃,增長19.1%。全年糧食產量871萬噸,增長9.4%;棉花產量 150萬噸,下降4.5%;油料產量43萬噸,增長0.8%;甜菜產量455萬噸,與上年持平 ;蔬菜563萬噸,增長15.6%;果用瓜235萬噸,增長50.4%;水果197萬噸,增長27.7%。
全區工業增加值473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輕工業增加值79億元,增長12.5%;重工業增加值394億元,增長7.8%。
全年紗產量31.7萬噸,增長4.7%;糖52.4萬噸,增長24.8%;罐頭38萬噸,增長82.7%;飲料酒30萬噸,增長1.4%;木制家具221萬件,增長15.7%;原煤2910萬噸,增長3.2%;原油2036萬噸,增長4.6%;原油加工量1050萬噸,增長3.5%;發電量210億千瓦小時,增長6.3%;鋼175.4萬噸,增長33.1%;成品鋼材152萬噸,增長13.1%;水泥1030萬噸,增長5.0%;乙烯15.7萬噸,下降7.4 %;化肥(折純)76萬噸,增長4.3%;變壓器1179萬千伏安,增長16.9%。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大大加快新疆開發建設的步伐,縮小新疆與內地省區的差距,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進步。近兩年來,中央在投資、政策上不斷加大了對新疆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塔里木河流域綜合開發、西氣東輸等一系列大型項目的建設將有力促進新疆的產業升級,帶動投資的快速增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新疆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新疆自然景觀奇特,冰峰與火洲共存,瀚海與綠洲為鄰,自然風貌粗獷,景觀組合獨特。著名的自然風景有天池、喀納斯湖、博斯騰湖、賽里木湖、巴音布魯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絲綢之路”舉世聞名,“絲綢之路”在新疆5000多公里的南、北、中三條干線上留下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遺址等人文景觀,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樓蘭遺址、克孜爾千佛洞、香妃墓等蜚聲中外。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區,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觀,深受中外游客的喜愛。其中著名的旅游景點有:喀納斯湖、 天池、南山白楊溝、 紅山、一號冰川、 葡萄溝、 坎兒井、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博斯騰湖、那拉提草原、賽里木湖、香妃墓、烏爾禾魔鬼城、艾提尕爾清真寺、克孜爾千佛洞、巴音布魯克草原、 果子溝、 回王墳、塔里木河、托木爾峰、東地大廟、伊犁河風光、鞏乃斯草原、北庭故城遺址、白石頭風景區、將軍戈壁風景區、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四道溝原始部落遺址、高昌回鶻王室佛寺遺址、蘇公塔、慕士格塔峰等。
興旺發達的特色產業
特色產業是新疆自治區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自治區農業、林業、畜牧業、礦業等產業中的特色資源為原料,通過不同層次的加工,生產出各類特色鮮明的生活消費品,所形成的輕工業新興產業。其產品直接關系各族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新疆自治區特色產業主要涉及到輕工業中的釀酒、罐頭、飲料、乳制品、日用化工、香精香料、寶玉石加工、制糖、功能性食品、民族用品等十幾個行業。初步形成產業規模的產品主要有:番茄類、葡萄酒類、果汁飲料類、紅花類、枸杞類、胡蘿卜類、化妝品類、香精香料類、啤酒花、甜菜糖、低聚糖、寶玉石加工及民特產品等幾大類。
1.新疆紅花產業
新疆的紅花產量占全國的80%,是特有的經濟作物之一,紅花是一種集藥用、油料為一體的特種經濟作物,產地主要集中在塔城和吉木薩爾。隨著紅花醫藥、保健作用的開發,紅花系列產品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塔額盆地紅花種植歷史悠久,目前紅花種植近40萬畝,且紅花籽中的亞油酸含量高達83%左右,居世界首位,堪稱“亞油酸之王”。
塔城地區現有2家紅花加工企業即額敏縣新疆塔原紅花有限公司、裕民縣新疆天然高科植物油有限公司
2.新疆枸杞產業
新疆枸杞色澤紅潤、顆粒飽滿、肉厚皮薄、甘甜味美、品質極佳,同時,枸杞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美容駐顏的作用。 枸杞種植主要集中在博州,博州共有枸杞種植面積8萬多畝,總產近9000噸。發展方向及目標:建設博州和阿勒泰地區枸杞生產基地,形成2萬噸的生產能力。擴大烏蘇市枸杞基地,使其枸杞種植面積在現有3萬畝的基礎上,發展到10萬畝,主要開發生產枸杞酒、飲料、干果等系列產品加工,年產枸杞汁2萬噸,干果6000噸。
3.新疆石榴產業
新疆現有石榴種植面積大約30萬畝,石榴產量5-6萬噸。主要集中在和田地區皮山縣、喀什地區葉城縣和疏附縣等地。
新疆縱橫股份有限公司在疏附縣兼并了縣沙棘廠,建成了年產2萬噸石榴汁的生產能力,2001年石榴汁產量5900噸;喀什昆侖酒業有限公司、和闐玫瑰酒業有限公司積極開發生產石榴酒等特色產品,都有效促進了和田、喀什、阿克蘇等地的石榴產業發展。
發展方向及目標:南疆和田、喀什、阿克蘇地區建成石榴生產基地和石榴汁、石榴酒等加工工業基地,重點支持新疆縱橫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落實其30萬畝石榴基地建設項目和配套石榴加工能力的形成;支持新疆和田玫瑰酒業公司實現2005年生產石榴酒1250噸,發展種植基地2.5萬畝,產石榴7500噸的目標。促進喀什昆侖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向“公司加基地”方向發展。
4.新疆葡萄酒產業
新疆是我國著名的葡萄產地,有著悠久的葡萄種植及加工歷史;近年來,以葡萄酒釀造為代表的葡萄酒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全疆已形成各種檔次的葡萄酒生產能力約4萬噸,2001年葡萄酒產量1.3萬噸,涌現出“新天”、“樓蘭”、“西域”等一批區內外知名品牌。在眾多企業中,新天國際葡萄酒業公司已迅速發展成為葡萄產業化的“龍頭”企業,該公司以“公司+農戶”的運作形式,已在新疆北緯44度的“北酒帶”上,建成12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并最終擴大到15萬畝。同時,其葡萄酒加工方面,已于2000年底在瑪納斯建成了2萬噸高檔葡萄酒釀酒廠,并于2002年完成二期改造使總能力達到3.3萬噸。最終與基地建設相配套形成10萬噸的葡萄酒加工能力。近期,新天國際又成功地對“西域酒業”進行了重組,從而進一步加快了規模化發展步伐。
5.新疆胡蘿卜產業
新疆現有胡蘿卜汁生產能力5萬噸,其中新疆神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萬噸、新疆天業股份公司1萬噸、新疆屯河投資公司1萬噸,新疆神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通過低成本擴張形式,實行集中加工基料、分散灌裝飲品的發展模式,迅速擴大規模。2000年底,“神內”投資新建的烏魯木齊神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投產。同時,“神內”通過和北京、深圳、四川一些大企業合作,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生產“神內”胡蘿卜汁飲品,產品已打入成都、重慶、西安、蘭州、南京、上海等地。以純天然“綠色”為標志的胡蘿卜汁飲料已成為輕工特色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6.新疆番茄深加工產業
新疆蕃茄制品加工業在產量、質量、出口量和裝備水平上都位于全國第一,成為新疆主要的特色型出口創匯產品。目前蕃茄制品加工業總生產能力已達50萬噸(屯河26萬噸、中基20萬噸),2000年、2001年全疆生產各類蕃茄制品分別為31.3萬噸和18.3萬噸,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經過產業結構調整與企業優化重組,形成了三骨干企業:新疆屯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業蕃茄制品有限公司。
新疆生命紅科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1998年德隆集團投資2億元在烏魯木齊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就是一家專門從事新疆特色資源開發的高科技企業。
7.新疆香精香料產業
芳香植物是香精香料產業的重要原料,芳香植物適宜栽培在北溫帶荒漠區域和溫帶草原區域,喜光、喜熱、不喜潮濕。在熱帶地區種植芳香作物,其精油含有率和精油質量均下降。而新疆與世界天然香料生產大國西班牙、法國同處于北緯30-45度區域,具有適合香料作物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水土光熱資源,可以生產出優質一流的芳香植物原料。特別是我國加入WTO,與國際市場接軌,香精香料的產業化發展已引起了各界的重視。
新疆芳香科技開發股份公司正是把握了這一歷史機遇,通過對現有種植、加工等資源的整合,為公司的創立和發展打下了基礎。成為自治區香精香料產業的龍頭企業。新疆芳香科技開發股份公司目前已種植芳香植物17000畝,品種主要有:薰衣草、百里香、鼠尾草、牛至、迷迭香、西洋甘菊、檸檬馬鞭草等系列品種,可產精油114噸。已建成的一座自動化育苗工廠,占地30畝,年生產蔬菜、芳香植物、花卉、果苗等種苗1500萬株。并建有快速繁育種苗日光溫棚156座。發展目標:扶持新疆芳香科技開發股份公司按計劃3年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建成亞洲最大的草本芳香植物種植、生產、加工基地。加強芳香植物科技開發系統的建設,完成引種馴化、精油及終端產品加工等科技開發與成果應用工作,以新疆芳香科技開發股份公司為龍頭,使香精香料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最終成為自治區輕工業特色產業的重要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