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學校,猶如一塊墾之不竭的土地。需要用心靈培育,用汗水澆灌,用知識滋養(yǎng)。
秦淮河畔舊時都——南京,這片有著濃郁文化氣息的地方,近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散發(fā)著四溢的翰墨書香。許許多多教育工作者在不懈營造著這片悠悠書香,這其中就包括南京二十九中校長華明友同志。
在教育戰(zhàn)線上拼搏奮斗了30多年的華明友,以其獨有的智慧和過人的膽識,帶領學校全體師生,使一個創(chuàng)辦于1945年的南京私立石城中學發(fā)展為今天的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團。1995年至今先后成功創(chuàng)建了南京市重點高中、江蘇省重點高中、國家級示范高中和江蘇省四星級高中等一系列可喜成績。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學校辦學規(guī)模也迅速擴大,由1個校區(qū)、36個教學班的完中擴大為目前的“一校四址”、128個教學班的大規(guī)模教育集團,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華明友校長由于在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迅速發(fā)展方面的突出貢獻,先后被評為“建設南京有功共產黨員”、“江蘇省勞動模范”和“南京市名校長”等稱號。
華明友去,肯定行
1991年,南京市豐潤中學調整領導班子,上級有關部門領導研究決定,任命時任教育局中教科科長的華明友為豐潤中學校長,并一致表示:“華明友去,肯定行!”即要求華明友三天后報到。幾天時間里,華明友一直在思索一些問題,老師喜歡什么樣的校長?社會需要怎樣的校長?
三天后,在區(qū)委書記親自陪同下,華明友與豐潤中學教師見面并發(fā)表了令全校師生深受鼓舞的講話。華明友提出了自己做人、當校長的座右銘:“廉潔、公正、勤勉、創(chuàng)新”。
在這樣一所不起眼的中學,華明友帶領全體教職工共同確定了三大目標。三年三大步,年年不停步。第一步,推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獎金分配制度,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區(qū)的前列。第二步,本著改變豐潤中學現狀和嘗試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的思想,華明友協助并支持市離退休教師協會共同創(chuàng)辦了\"民辦育英外國語學校\"。此項決策使豐潤中學生源迅速改觀,校風也明顯好轉,教職工第一次接觸這種生機勃勃的民辦體制,教育觀念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第三步,校內進行綜合改革,立足于教師培養(yǎng),修煉內功,穩(wěn)扎穩(wěn)打,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如果說南京29中的成長是華明友傾注了大量精力的話,那么豐潤中學的成功在華明友的教育歷程中只是一次小試牛刀。
和諧教育理念
1995年,華明友被調入南京29中任校黨支部書記,1998年起任29中校長。29中對華明友來說,是一個更為廣闊的舞臺,在29中這近10年,華明友一直演繹著他對教育的理想和超越。
在長期的教育管理實踐中,華明友形成這樣的理念: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會成功,學校要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
“給予學生最好的教育”。這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師并不斷補充的學識。
華明友認為,教育的載體是學校,學校的核心是教學。在多年的實踐中,他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學識對教學的重要性。“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還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不斷開啟知識的活水源頭”。為此,幾十年來,他一直注重教師繼續(xù)教育和專業(yè)化發(fā)展。
在到29中的當年,華明友提出在校內開展“凝聚力工程”。要求用領導干部廉潔公正的人格力量來凝聚人心,用共產黨員勤勉敬業(yè)的模范行為來贏得人心,用教工全體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來激勵人心,用黨政工團多辦實事的真情實意來溫暖人心。校長要有高尚的人格,要自覺增強廉潔奉公的律己意識、群策群力的民主意識、全心全意的服務意識、精誠團結的合作意識。用華明友的話說,倘若學校的領導班子也能像大雁一樣合作且優(yōu)勢互補的話,那么學校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對于一個優(yōu)秀學校來說,其對外開放及交流的程度、其引進國外先進辦學理念的速度必然衡量著這所學校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華明友也深刻地明確了這一點。因此,自1998年以來,南京29中先后與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學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并與國內部分名校建立了友好關系。
為了借鑒國外的教育管理經驗,華明友也曾到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臺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校教育問題,這一點對于華明友眼界開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華明友深知學校作為育人的重要場所,其整體形象如何,直接影響其生存和發(fā)展。根據多年的經驗,他親自撰寫了題為“心態(tài)決定一切”的系列論文,分別對學校領導干部、教師、中學生和家長在新時期應有的品格和態(tài)度提出要求,共同關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共同為學生鋪出一條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
生命不息 追求不止
作為一位開拓者,華明友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到關愛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發(fā)展;尊敬家長,讓每一位家長都感到滿意;善待教師,讓每一位教師都獲得成功。這便是華明友生命價值所在。只要生命不息,華明友就愿意追求不止。
根據國家“科教興國”和省“兩個率先”的戰(zhàn)略目標,為推進基礎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凝聚區(qū)域教育資源優(yōu)勢,華明友組建了以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為龍頭的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教育集團。該集團由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南京第二十九中初級中學、民辦致遠中學及中國加拿大ESL語言培訓學校,目前已經形成“公民辦兼有”、“高初中分設”的集團化辦學格局。
集團化辦學意味著界定集團管理權限。董事會為集團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對學校人事、財務、招生等辦學重大決策實行統(tǒng)籌,集團所屬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其教育學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按照“初高中分設”和“公民辦兼有”的特點,實行分級、分層管理、相對獨立運行。集團利用聯合辦學實力優(yōu)勢,加快優(yōu)質高中資源發(fā)展,把現有高中教育“做大做強”,創(chuàng)建成為“五星級”高中;對二十九中初中優(yōu)質教育資源,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實施更有效的教育,讓社區(qū)適齡學生充分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讓民辦致遠中學利用集團規(guī)模和名校效應,用足民辦機制改革,放開吸納優(yōu)質生源,創(chuàng)建發(fā)展平臺。
集團化辦學把學校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華明友感到,作為一個校長,單憑過去的經驗是無法解決今天的問題的、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東西、借鑒企業(yè)運行的策略、學會經營學校,才能獲得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華明友校長用滿腔熱情,燃燒著自己,照亮著別人,把自己的光和熱無私不懈地奉獻給了黨的教育事業(yè),使他領導的南京二十九中充滿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活力。
相關鏈接:華明友,男,江蘇無錫人。中共黨員。1976至1990年任南京50中學教師;1990年任南京市鼓樓區(qū)教育局中教科長;1991至1995年任南京市豐潤中學校長;1995年起任江蘇教院附中、江蘇教育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書記、校長。先后被評為“建設南京有功共產黨員”“江蘇省勞動模范”、“南京市名校長”等多項榮譽。南京市第12屆、第13屆人大代表,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