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認為,西方工業現代化的成功“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有時候,管理也不一定是什么高深的理論,反而是一些能“出奇制勝”的小招數。這里,我們集結了一些世界知名企業在管理上 “經濟實惠”的奇招兒,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肯德基:用“密探”監督
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總公司寄來的鑒定書,對他們外灘快餐廳的工作質量進行了3次鑒定評分,分別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經理都為之瞠目結舌:這三個分數是怎么評定的?原來,肯德基美國總部雇傭、培訓了一批人,讓他們佯裝顧客潛入店內進行檢查評分。這些“特殊顧客”來無影、去無蹤,這就使快餐廳經理、雇員時時感到某種壓力,絲毫不敢疏忽。
原來老美也知道微服私訪啊。呵呵,這樣的突然襲擊還是很有效果的嘛。而我們已經習慣了提前通知的檢查。就像小時侯在學校黑板上寫:“明天××領導來檢查學校工作,今天全校大掃除”,那領導們檢查時能不干凈嗎?
美國汽車公司:五顏六色的文件夾
在美國汽車公司總裁的辦公桌上,放著各種不同顏色的文件夾。是總裁先生讓秘書這樣放的。其中,紅色的代表特急;綠色的要立即批閱;橘色的代表這是今天必須注意的文件;黃色則代表必須在一周內批閱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時必須批閱;黑色則表示必須他簽名的文件。
我們總是在忙,總是在埋怨一天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其實,工作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對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日本太陽工業公司:計算會議成本
日本太陽公司為提高開會效率,實行開會分析成本制度。每次開會的時候,總是把一個醒目的會議成本分配表貼在黑板上。
成本的算法是:會議成本=每小時平均工資的3倍×2×開會人數×會議時間。
公式中平均工資所以乘3,是因為勞動產值高于平均工資;乘2是因為參加會議要中斷經常性工作,損失要以2倍來計算。因此,參加會議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開會態度就會慎重,會議效果也十分明顯。
“有什么說什么,開完了趕緊散。”這肯定是大家在開會時候常在底下嘀咕的。不能不感慨日本人的精明。節約成本,從會議開始。
麥當勞:鋸掉椅子靠背
麥當勞快餐店創始人克羅克不喜歡整天坐在辦公室里,而是將大部分工作時間都用在“走動管理”上,即到各分公司、部門走走,看看,聽聽,問問。麥當勞公司曾有一段時間面臨嚴重虧損的危機,克羅克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職能部門的經理有嚴重的官僚主義,習慣躺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劃腳,把許多寶貴時間耗費在抽煙和閑聊上。于是克羅克想出一個“奇招”:將所有經理的椅子靠背鋸掉。開始很多人罵克羅克是個瘋子,不久大家開始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經理們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開展走動管理,及時了解情況,現場解決問題,終于使公司扭虧轉盈。
克羅克有破壞公物之嫌哦。看來環境舒適是滋生懶惰和官僚的溫床啊。克羅克“鋸椅有理,革新無罪”。如果您覺得自己的椅子夠舒服,像克羅克一樣“鋸掉”它們吧。
小編絮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多少企業管理者在慨嘆,如果他山之石,真能成就自己企業之玉,那簡直是太完美了。而大家看到的以上這些“石”,只是企業表現的行為。其實在這些行為后面有非常系統和成熟的文化、制度支撐,如果不從根兒上學習,而聚焦于小技巧,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