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初,經營某房地產公司的付女士突患宮頸癌的消息讓她身邊的朋友們著實嚇了一跳!從未聽說她哪有過不舒服,更少去醫院。好好的一個人,怎么就和癌癥掛上號了?而且最讓人吃驚得是,付女士還不到35歲。這個原本多發于50歲左右女性的宮頸癌,如今盯上了年輕的職業女性?
相關案例
32歲的Judy是個忙碌的上班族,自從去年年初接管了北京分公司的業務以來,Judy真正成了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陀螺,每天應付不過來的客戶和應酬讓她忙得四腳朝天。偏偏身體還不肯合作,這樣、那樣的狀況此起彼浮, Judy仗著年輕一直硬撐著。最近,她忽然發現內褲上的分泌物不太正常,除了異味,還伴有零星的出血。Judy想可能是最近出差太頻繁需要休息的緣故,以前類似的情況也出現過,所以置之不理了一段時間。但休息了幾天后,情況依然不見好轉。直到上個月末,細心的丈夫說服她去醫院檢查。當醫生告之她患了宮頸癌時,Judy頓時感到天就要塌下來。
婦科診室里這樣的故事并不少見。為什么我們一直有借口忽視自己的健康,直到積累到無法挽回的程度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生命中最最珍貴的東西?難道只有疾病才能讓我們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嗎?一遍一遍控訴著“為什么是我”之后,Judy不得不開始反思到底“為什么是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做體檢了,尤其是婦科,遇到問題就胡亂抓把藥死扛,實在扛不住了才想起去看醫生……想起這些,Judy追悔莫及。
宮頸癌的臨床表現
在所有讓我們談之色變的婦科癌癥中,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具體地說,它的發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50%以上,而且死亡率高居所有婦科惡性腫瘤的首位。但是,好消息就是,如果能及早發現,宮頸癌的治愈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宮頸癌在早期常常沒有癥狀,與宮頸a炎無明顯區別,甚至宮頸光滑,一旦出現癥狀主要表現在接觸性陰道出血,如同房后出血。隨著病情發展中晚期可以出現陰道大出血,陰道排液、稀薄或米泔狀,有腥臭味。甚至出現尿頻、尿急,肛門墜漲、下肢腫脹、消瘦貧血、以及全身衰竭。作婦科檢查時在早期宮頸為光滑或糜爛狀。到中晚期會出現宮頸腫瘤呈菜花狀、息肉狀、結節狀或空洞狀。
哪些女性易患宮頸癌
肥胖的女性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與體重正常的女性相比,體重超重的女性患宮頸癌的危險會增加一倍。美國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指出,體內脂肪積累過多早已被證實會增加雌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進而有可能引發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尤其是其中危險性最大的腺癌。
在對560例自愿者(包括124例腺癌、139例鱗狀細胞癌和307例非癌患者)的多種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估之后,研究人員發現:體重指數(BMI)高或腹部脂肪多的人更有可能患腺癌;BMI值大于30者被診斷為腺癌的幾率可加大一倍;腰—臀比值高的婦女患腺癌的危險也可提高一倍。
此外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對于超重和肥胖的女性而言,常規涂片法在腺癌和宮頸癌早期檢測中的結果可信度會相應降低,為此需要進一步擴大研究規模以確認其相關性。
陰道不規則出血的女性
宮頸癌不是一種遺傳性特別明顯的疾病,但是跟早婚、早育、多產、衛生習慣不良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性生活在18歲以前就開始的人,有過早孕史的女性就要特別注意。
宮頸癌因為癌變部位位于子宮頸上,在癌變破裂時會出現不規則的出血,有時性交也會引發出血,著名婦科專家林巧稚就曾經強調過“凡陰道出血都要看”,因為對婦科疾病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不能放任不管。
患宮頸炎的女性
據統計,有宮頸炎的婦女,其宮頸癌發病率比沒有宮頸炎的婦女高10倍。因此,有白帶增多的女性應該及時到醫院做一次婦科檢查!宮頸炎的診斷并不困難。一般常稱之為“宮頸糜爛”,根據其糜爛面積有輕、中、重的程度之別:根據其糜爛性狀有單純、顆粒、乳頭狀等之分。當然,宮頸炎不完全表現為糜爛,還有宮頸腺體囊腫,息肉,肥大等。“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盡管宮頸炎那樣普通,卻并不是每個婦女都必得的,而且只要注意預防,發病率也會大大下降。遺憾的是你無論如何也看不到自己的宮頸。但是,你對白帶的觀察和體驗一定是細致和真切的,而這便是宮頸的“鏡子”!當你工作、學習和運動的時候,下身干凈清爽,你才會真正感到預防和治療宮頸炎是大有益處的。
性伙伴過多的女性
年輕女性發生宮頸癌的第二個原因與性混亂有關。宮頸癌大多由性傳播疾病感染引起,
本人或其丈夫性伴侶數越多,受性傳播疾病感染的危險性越大,宮頸癌的發生率也越高。資料表明,有多個性伴侶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只有一個性伴侶者高2—3倍以上。
專家忠告
除了警惕陰道不規則的出血現象,對宮頸癌患者來說最危險的是懷孕,因為宮頸癌早期不會影響懷孕,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么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媽媽輸送來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癥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征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時就晚了。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各種檢查。
別恐懼!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
防癌第1步 —— 全面治理宮頸炎
40歲的方云從前一直患有宮頸炎,但據說這種婦科疾病在成熟女性中相當普遍,所以她就沒在意,也沒有采取措施治療。最近,她發現自己的白帶忽然增多,而且還有一股難聞的異味兒。但不痛不癢的,方云以為是老毛病又犯了,所以沒當回事兒。上個月公司組織體檢,方云被檢出得了宮頸癌,全家人陷入了極度的惶恐。醫生的臨床經驗表明,患宮頸癌的女性在發現癌變之前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宮頸糜爛或子宮頸炎。所以,預防宮頸癌,最有效也是最必要的方法就是盡快“整治”宮頸炎癥,把癌細胞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防癌第2步—— 定期做婦科體檢
宮頸癌雖然危險,但從早期的炎癥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愈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宮頸癌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目前,宮頸癌的早期發現技術已經成熟,成年婦女每年做一次檢查,有沒有病變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發現病變,在這時采用手術及放療等手段,不僅可以防止癌癥的擴散,同時,減少癌變嚴重時需要切除子宮和卵巢對病人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愈后的效果也很不錯。
同時,腫瘤研究專家還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健康的精神狀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能確保你身體的免疫系統時刻保持在一種備戰狀態中。有研究顯示:β-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葉酸的缺乏在宮頸癌的發病中扮演著某種角色。而且,身體中缺乏以上多種維生素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宮頸癌。專家還發現:適當的鍛煉可以相對減少體內雌激素水平,這可能對宮頸癌的發生有所抑制。另外,避孕也是頭等大事。醫生的臨床經驗發現,現在我國女性患宮頸癌的幾率大大高于從前。這與我國的避孕習慣有很大的關系。西方婦女習慣服用避孕藥,她們可以從初潮一直服到絕經時為止。而對于我國的大部分女性來說,很少有人選擇長期服用避孕藥。更確切地說,我國女性避孕意識非常薄弱,意外懷孕后頻繁的人工流產手術導致了很多后遺癥,子宮頸炎癥就是其中的一種。頻繁的手術讓原本健康的子宮頸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器械的騷擾,增多了感染機會。
相關專家還指出:工作壓力大,心緒不穩,身體透支,也容易引發婦科疾病。在這里,《創業女性》希望我們的女性朋友在創業中,在工作中除了要關注事業外,更要關注自身的健康。好的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的,有了1,才有后面的續寫。關注健康,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