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知識官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的角色,會像首席執行官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角色一樣,日趨重要并大放異彩。最后,首席知識官將會凌駕于公司首席財務官之上,成為僅次于首席執行官的第二號重要人物
在這個日益依賴知識的經濟年代,每個公司都將最終需要一位首席知識官。而誰先擁有了,誰就先占據了競爭優勢。首席知識官總的職責包括建議公司是該買入還是賣出,決定技術該往哪方面發展,競爭對手將出現在哪里等等,在不同行業有所不同。死亡是商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再繁榮的市場總有一天也會走向衰退。不幸的是,幾乎沒有企業懂得如何面對公司處于銷售曲線的下滑部分。從夕陽產品中也能得到利潤,引領公司優雅地退出一個行業遠非僅僅一個首席知識官所能為,但是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這深刻說明了其職位的必要性:他要敏銳地判斷公司所處的商業周期;他還要面對不樂觀的現實,保證公司的核心資產即使死掉也要死得有利潤、有價值,因為有些不冷靜的領導可能無法面對和處理。
以拍立得為例。這家曾經的明星攝影企業,受到數碼攝影和一小時沖印誕生的沖擊而土崩瓦解。拍立得曾預見了數字化和快速化的趨勢并盡力嘗試數字化,但卻始終未能在數碼世界取得一席之地,因為它的所有處理方式都根源于化學。可悲的是,拍立得死也死得一塌糊涂、一文不值。公司原先的核心業務--快速照相,市場份額下降得不快,如果拍立得沒有試圖挑戰不可逆轉的趨勢,用老方法去強攻數碼業務,它就能成功地軟著陸自己,退出傳統照相業務。
什么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最大商業失誤呢?很顯然,史蒂夫·喬布斯決定不授權別的公司生產Macintosh操作系統就是。這個系統耗費了蘋果公司5590億美元,蘋果公司目前仍然擁有著勝于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但如果喬布斯授權了,或許他就能成為比爾·蓋茨,擁有公司價值5820億美元,而不是現在的230億美元。遺憾的是喬布斯沒能成功地看到Macintosh操作系統的衰退趨勢,沒能順應不可逆轉的形勢把它授權出去。
這也不能怪他。一般發明某項東西的人總是最后一個才舍棄他的發明。微軟應該感到幸運的是,蓋茨不是DOS操作系統的最初發明者,他僅僅是購買了DOS,正所謂買也容易賣也不難。
蓋茨是一位典型的首席知識官。他把首席執行官的接力棒交給了史蒂夫·鮑爾默,授予自己一項新使命--微軟公司首席軟件設計師。蓋茨正在演繹著他的新角色,他的工作就是預測\"新出現的軟件技術如何融合并增值成為有行業標準的產品。\"坦率地講,要保證微軟繼續控制使其發家的科技路線,關鍵就是蓋茨。他正集中精力面對這項挑戰而不是直接運營公司,他直接決定微軟公司未來的成敗。
知識官必須能像蓋茨一樣懂得任何市場最終都會飽和。例如個人電腦,目前已經處于一個大多數用戶都不關心更多內容和更快速度的時期,市場普及高峰已經達到,在美國,三分之二的家庭都擁有電腦。個人電腦市場是一個將被替代而非快速增長的市場。首席知識官的工作正是預測這種周期并處理好下滑期的產品運行。
盡管缺乏遠見的執行官往往認為退出一種商業模式是管理上的失敗,但事實上它不是。如果一個組織有勇氣、有原則、有必須的智慧和能力去做行業常青樹,它就要不斷能找到未來的盈利點。通用電氣,被譽為美國管理得最好的公司,是許多單獨行業幸存者的集合:電動機車、發動機車、發動機系統、飛機引擎。它深深懂得處理好成熟市場比抓住一個新的市場更關鍵。
一個公司的知識官必須努力判斷好一個行業什么時候成熟,什么時候該收縮了,什么時候是退出的最佳時機。領導者可以選擇忽略自身這方面的能力,但如果這樣,他必須要能聽取知識官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