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要從IT界\"金盆洗手\"的桑德爾,在摩托羅拉登上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自從前任CEO高爾文離職以后,摩托羅拉CEO位置懸空已經一月有余,外界關心CEO人選的熱情絲毫未減。2003年12月16日,摩托羅拉董事會終于亮出了答案:董事會一致通過,任命前Sun公司總裁愛德華·桑德爾(Edward J.Zander)為公司CEO兼董事長。桑德爾的正式任期將從2004年1月5日開始。
經理人桑德爾:25年馳騁IT的老將
愛德華·桑德爾是美國IT業內屈指可數的老將。今年年滿56足歲的桑德爾在IT行業,尤其是技術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從業經歷,與Sun創始人麥克尼利、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幾乎平起平坐,資歷之老,罕有人能出其右。桑德爾擁有Rensselaer Polytechnic技術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師學士學位和波士頓大學商業管理碩士學位。
桑德爾最早的職業起步源于美國阿波羅計算數據實驗中心,他從工程師一直做到了高級管理層。1987年,應Sun公司麥克尼利邀請,他來到Sun。一開始是擔任Sun軟件研發部門的總裁,負責Solaris系統的研發和市場營銷,后來桑德爾的職權逐步擴大,網絡管理、PC集成、軟件產品套裝都歸桑德爾管理。
在桑德爾的任期內,Sun的年收入曾經破紀錄地達到過180億美元,公司成為服務器銷售的第一名和領導型的網絡架構供應商。2000年,桑德爾坐上Sun公司的第二把交椅,身兼總裁和COO,職權范圍擴大到全公司的產品架構、研發、管理、銷售。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把Sun推上系統集成和網絡軟件開發的第一名。
作為一個技術型管理人才,桑德爾在商業領域擁有相當不錯的人脈關系。桑德爾本人與英特爾、蘋果公司的高層比較熟稔,他還是硬件制造商Seagate的董事會成員,另外還在幾個技術行會中擁有席位。
鑒于其擁有深厚的技術背景、良好的從業經歷以及高端的商業管理能力,硅谷的很多人都以為,桑德爾其實早就可以做CEO了,但是他的運氣始終差一點點,多次與最高管理層的位置擦肩而過。
提前退休:做不到CEO就走人
Sun公司沒有維持很長時間的高速發展,從2002年開始,公司業務受到市場萎縮的影響。COO桑德爾與CEO麥克尼利意見相左,時常爆發摩擦。因為無法晉升到最高管理層,桑德爾心灰意冷。
2002年5月,桑德爾出人意料地宣布提前退休。他的離職成為Sun公司第四位離職的高層主管官員。當年跟隨麥克尼利創業的老同事已有不少離開Sun另謀高就或者開創自己的公司,其中包括首席財務官麥歇爾·雷曼、企業服務執行總裁拉里·漢布雷和計算機服務執行副總裁約翰·舒梅克。
截止2002年7月,桑德爾在Sun公司工作了15年。在2002年7月1日Sun新的財政年度開始時,首席執行官麥克尼利正式接替他的職務。桑德爾計劃在公司待到12月,完成全部交接工作,然后離開。他的走無疑是充滿失望和傷感的。
麥克尼利對此解釋說,其實2001年這些老同事就打算離開公司,但由于高技術泡沫破裂,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因此他們才留下來與公司一起共患難。他還表示,Sun目前手頭有60億美元的現金,資金流動狀況良好,公司的經營已經重新走上軌道,并正在努力爭取達到盈利目標。不過業內也有評論認為,高層經理人員離職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對企業的信心不足。
當然,金盆洗手后的桑德爾也沒閑著。自2002年夏季以來,他一直擔任一家位于硅谷的私營證券公司Silver Lake Partners的董事兼總經理,主要負責推動科技行業重組業務,使該公司在新一輪科技股上漲輪次中收益頗豐。
幸運的是,桑德爾還因禍得福--摩托羅拉董事會希望能夠從公司以外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經理人,桑德爾沒費多大力氣就進入了摩托羅拉未來CEO的參考名單。這一次桑德爾終于得償所愿,當上了CEO。
桑德爾就職:摩托羅拉75周年大慶
代表摩托羅拉董事會,CEO遴選委員會主席約翰·帕柏宣布,董事會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愛德華·桑德爾擔任公司的新董事會主席兼CEO。他認為,桑德爾是技術及商業管理領域的高手之一,也是最杰出商業領袖之一。
\"現在的摩托羅拉面臨通訊領域的巨大機遇,也要接受外界劇烈變化的挑戰,桑德爾將領導公司重獲財富。\"遴選委員會對桑德爾本人面對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感到驚訝,對他能否發揮潛力充滿信心。
如帕柏所說,桑德爾的到來將實現摩托羅拉發展史上的\"三個統一\",即戰略洞察力與商業想象力的統一,運作原則與決策的統一以及充滿靈感的領導力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統一。桑德爾則十分謙遜地回答說:\"摩托羅拉是全球性的商業品牌,它的影響力深深印刻在技術和消費者市場。對于用戶而言,摩托羅拉提供的價值是無限的。\"
桑德爾的到任也是摩托羅拉75周年大慶的一部分。75年以來,摩托羅拉的通訊業務擴展到家用無線電、警用無線電和個人應用,市場活動在全球此起彼伏。
然而,現在的摩托羅拉麻煩纏身。公司因市場判斷失誤而付出的代價無比慘痛。高爾文接管公司之時,摩托羅拉的市場占有率為26%。據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的報告,摩托羅拉的全球市場份額已從2002年的17%下降至14.6%,在美國市場的市場份額已經由50%下降到30%,歐洲由30%下降到少于10%。
1993年至1997年是摩托羅拉最輝煌、發展最快的時期,但近幾年摩托羅拉有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危險。在摩托羅拉引以為豪的手機市場上,諾基亞、三星、西門子、索愛等競爭對手正在侵蝕它的市場份額。摩托羅拉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來維持目前的市場地位,并且期待通過更好的市場戰略從諾基亞手中奪回老大地位。在通訊系統設備領域,摩托羅拉要面對朗訊、北電、阿爾卡特、西門子等強大競爭對手的挑戰。
不管是誰接任摩托羅拉CEO,他都得面對家族企業轉軌經理人負責制的陣痛。如美國《商業周刊》所稱,\"摩托羅拉需要一場徹底的革命。\"摩托羅拉的企業文化以刻板聞名,它需要一位能立刻切除該公司的\"官僚腫瘤\"和工程文化的人。
其次是如何克服大企業官僚主義,恢復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家族精神確實給摩托羅拉早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但是也有不少經理人私下將摩托羅拉描述為\"對需求反應遲鈍\",這意味著公司內部很有可能由于缺少競爭而導致對商業需求的漠視。最后是如何處理好跨國公司的本土化。
桑德爾到任,要過的第一道關是摩托羅拉現任總裁邁克·扎菲洛夫斯基。后者被認為是摩托羅拉最優秀的管理人員之一,也是CEO的熱門人選。一些分析師認為桑德爾的任命可能會使摩托羅拉失去精明能干的現任總裁--做不上CEO的總裁很可能會在一氣之下,投奔他人。
這種情況已經多次在美國商業界發生。當年通用電氣的韋爾奇選定接班人伊梅爾特后,其余的CEO人選馬上被其它公司挖走,也都坐上了CEO的位置。
不過迄今為止,外界還看不出CEO和總裁之間有什么不和。根據摩托羅拉的官方消息,扎菲洛夫斯基將留任總裁。扎菲洛夫斯基也表態將與新CEO齊心協力,保證摩托羅拉在通訊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桑德爾開局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