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場意外事故推上前臺的陳耕,最好的做法是“蕭規曹隨”
在中石油內部,新任掌門人陳耕被稱為“安全總裁”。
在這個稱呼里面,可能包含雙重涵義。其一,陳耕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安全生產。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4月14日,陳耕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當天下午,在中石油集團公司召開的領導干部會議上,陳耕強調,要認真吸取“12·23”特大責任事故教訓,切實搞好安全生產。15日,陳耕再次召集公司黨組成員開會,討論和布置如何開展“全民安全生產運動”。
其二,因 “12·23”井噴特大事故,陳耕獲得了意外的升遷。如果不是馬富才引咎辭職,陳耕被推上前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來,中石油集團領導層的排位,吳耀文和任傳俊都比陳耕靠前。1月6日,吳耀文已被國資委免職。而任傳俊是分管質量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4月14日被國務院處以記大過的處分。在分工上,陳耕分管上市公司這塊業務,跟“12·23”事故沒有一點牽連,干干凈凈。
排在陳耕后面的副總蘇樹林,曾被外界視為馬富才繼任者的一個有力候選。蘇是馬富才的一員愛將。1997年,馬富才兼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的時候,蘇樹林是馬的副手,擔任常務副局長。“12·23”事故發生后,蘇被馬派到四川救火。
陳耕生于河北邢臺農村,比馬富才年長一歲,今年58歲。陳畢業于北京經濟學院(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系,在石油天然氣行業有30多年的工作經驗。
中石油內部人士評價說,陳耕的風格是低調、務實。低調是馬富才時代的中石油領導層的共同點。務實則體現為陳耕做事穩扎穩打,這“或許是因為他歲數也不小了”。
而在師友眼里,陳耕還富有謀略和遠見。1968年,陳耕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玉門石油管理局,在井下技術作業處當工人。1980年,已經升到長慶石油管理局計劃處副處長的陳耕,重新返回母校進行脫產學習,選讀企業管理專業。這段時期的學習,成為日后陳耕走上領導崗位的重要砝碼。
1983年,陳耕走上了領導崗位,擔任長慶石油勘探局副局長。兩年后,陳耕被石油工業部委以重任,從西北調回北京,擔任石油工業部勞資司副司長。
其后,陳耕步步高升,先后擔任過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勞資局局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副局長;中石油副總經理、中石油股份公司總裁。在國家石化局期間,他曾主持完成了石油石化行業的重組,并組織編制了石油和石化工業的“十五”計劃。
戴著眼鏡、溫文爾雅的陳耕,能夠超越中石油的馬富才時代嗎?
畢竟,馬富才領導下的中石油的成績非常出色,尤其是2003年,中石油取得凈利潤696.14億元,比2002年大漲了48.4%。中石油股票受到“股神”巴菲特的追捧。
觀察人士認為,陳耕領導的中石油集團,一段時期內必然采取“蕭規曹隨”的策略。但是,按照國資委的相關規定,陳耕距離退休僅剩兩年時間。
難道陳耕僅僅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