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的岳父今年68歲,半年前因患喉癌做了全喉切除手術。術后經過放療,他現在全身情況良好,就是不能說話。遇到簡單的事情,他可以用手比劃來代替語言;遇到急事而又表達不清時,他就會發脾氣,甚至摔東西。他本人因此很煩惱,家里人也很著急。請問:全喉切除術后的患者還能發音說話嗎?
山東 魯化明
魯化明讀者:
做了全喉切除術后的病人,由于突然無法說話以及喪失經鼻呼吸的功能,的確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病人因此出現心情不好,甚至發脾氣等癥狀也是可以理解的。經大量臨床病例證明,全喉切除術后的病人經過康復訓練和手術治療是可以恢復部分喉功能的。目前國內進行這種訓練和治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使用頰語和頰旁語:無喉病人可以自發地利用口腔的形狀和嘴唇的動作來代替自己想說而說不出的話。病人也可借助頰部肌肉的運動,迫使空氣逸出,從而在牙齒和頰部之間產生基音。通過這些簡便的動作和聲音,家屬就可逐漸地理解病人想要表達的含意。
2.利用食管發音:病人可先將一定量的空氣吞進食管內,然后迫使空氣由食管內沖出而產生聲音,再通過咽腔和口腔的動作進行調節,即可形成無喉病人獨特的語言。這種發音方法的缺點是發音斷續、不連貫,而且說話比較吃力。
3.使用人工喉和電子喉:無喉病人可利用簧片式人工喉或電子喉與他人進行長時間的交談。采用這兩種方法發音說話時均需要用手把持固定發音器,而且發出的語音與正常人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人工喉具有音量大、聲時長、聲色好、吐字清楚、講話時呼吸舒暢等優點。電子喉一般不需要病人進行特殊的訓練就可直接使用,而且具有聲時長,連貫性強等優點,也能使病人長時間地與人交談。
4.做喉功能的恢復手術:根據全喉切除術后病人的實際情況,可采用發音重建術以使病人恢復部分喉功能。目前采用的手術方法主要有:氣管咽吻合術、氣管食管瘺發音重建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