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今年35歲。去年,我患了急性闌尾炎,因未及時治療,后來轉為慢性闌尾炎。現在,我的右下腹時常疼痛,但疼痛不劇烈;醫生讓我做手術治療。我聽人說,闌尾也是一個免疫器官,對人體有益。因此,我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請問:患了慢性闌尾炎,不做手術行嗎?
云南 趙晶
趙晶讀者:
大多數的慢性闌尾炎都是由急性闌尾炎轉變而來的。只有少數病人在開始發病時,即表現為慢性闌尾炎的特點。慢性闌尾炎的病人經常表現為右下腹痛,有的病人僅表現為右下腹隱痛或不適。劇烈活動或飲食不節,可誘發慢性闌尾炎的急性發作。由此可見,慢性闌尾炎給人造成的危害好像并不大。那么,患了慢性闌尾炎,不做切除闌尾的手術可以嗎?
現在,醫學界的傾向性意見是:患了慢性闌尾炎后,一經確診,就應進行切除闌尾的手術治療。因為,慢性闌尾炎的存在,會給人體帶來很多危害。
闌尾是位于盲腸根部的管狀器官。慢性闌尾炎一般是指闌尾在急性炎癥消退后,所遺留的慢性炎癥病變。闌尾在慢性炎癥的刺激下,可出現管壁的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管腔狹窄或閉塞以及闌尾與周圍組織粘連等病理改變。慢性闌尾炎可引起如下許多并發癥:1.慢性闌尾炎可引起闌尾壞死。這是因為僅有一條闌尾動脈供給闌尾血液,闌尾要靠這唯一的一條動脈進行新陳代謝。如果闌尾發生炎癥,可引起闌尾動脈堵塞,容易導致闌尾壞死。2.慢性闌尾炎可引起門靜脈炎和肝膿腫。這是因為,闌尾靜脈里的血液流經門靜脈后進入肝臟,如果慢性闌尾炎治療不當,可使闌尾靜脈中的細菌進入門靜脈,然后再進入肝臟,從而導致門靜脈炎或肝膿腫。3.如果慢性闌尾炎治療不當,會使闌尾的周圍形成膿腫。如果這個膿腫未經及時的引流治療,它會穿破腸壁、膀胱、陰道或腹壁等,而形成難治的瘺道。
綜上所述,患了慢性闌尾炎后,應及時進行切除闌尾的手術治療,并且手術進行得越早越好。臨床實踐證明,闌尾的炎癥越重,出現術后并發癥的幾率也就越大。如:化膿性闌尾炎與單純性闌尾炎相比,前者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是后者的5倍,并且前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幾率是后者的4倍。
因此,患了慢性闌尾炎后,應及時進行切除闌尾的手術治療。
至于你在前面提到的,闌尾是一個免疫器官,切除闌尾,會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我的回答是這樣的:過去,人們認為,闌尾沒有什么生理功能。近年來,人們發現,闌尾是一個淋巴器官,它參與人體內淋巴細胞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闌尾的免疫功能在人出生后2周就可以出現,20歲時達最高峰。此后,闌尾的免疫功能逐年減弱。當人到60歲時,闌尾的免疫功能就消失了。所以總的來看,闌尾有免疫功能,但是這個免疫功能較弱。因此,切除成年人的闌尾對其免疫功能沒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