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孩子,我深深地愛我的孩子,而一點點地精心呵護佳能品牌的過程,就如同家長看著孩子一點點成長。”22年的相隨相守,佳能(中國)廣告宣傳部部長的這番摯語,不知是否也是很多佳能人的心聲。
每次品牌作業,我們都先從閱讀品牌人開始,這次,我們采訪了佳能(中國)廣告宣傳部總經理鈴木康弘先生。做一名記者,首先是個中立的傾聽者,但當我面對鈴木先生——這位在佳能服務22年的品牌成長見證者,卻不由得被他臉上洋溢著的興奮和生動情緒感染。
談話是從一連串的考題——本欄目特殊的問卷開始,漫畫式新穎的問題引起了鈴木先生的濃厚興趣。他認為佳能是充滿激情的紅色,不斷追求、充盈,始終向上;又是個含苞待放的花蕾,或者更象3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當年,趨于成熟,懂得人生,更蓬勃向上,不斷進步。談到這里鈴木先生適時地話鋒一轉,提到了佳能持續10年保持銷售總額曲線上漲的事實,似乎這是佳能年齡的最好證明。
那么,究竟怎樣的魅力,吸引了象鈴木先生這樣眾多忠誠的職員?對此,他狡黠地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娓娓講述了他與佳能之間幾件值得記憶的事。
在大學4年開始決定就職去向時,他挑了10家很滿意且適合他的公司,他決定去第一家錄用他的公司報到,而佳能就是這第一家。從日式企業“落地生根”的職場規律來看,第一次擇業該是很慎重的事,而他看似簡單的選擇,或許也是很有效的方式,也許正是佳能辦事的效率和雷厲風行的作風,讓他從“以小見大”中感悟些什么,走上這條無悔的職業之路。
第二件小事,是選擇工作地點。當年跟他同期進佳能的文科畢業生共100位。他們在公司首先要實習一段時間,然后由公司人力部門再次面試,具體決定他們的崗位,據說其中有80名以上的人想做廣告宣傳工作。面對考官,只有鈴木先生坦率地表達了“想去海外做廣告工作”的真實想法,于是,他真誠、直接的夢想就實現了,被第一個派往歐洲(佳能)工作。
第三件小事,是在歐洲5年半的工作經歷,這跟他初到中國的情況類似,原來并沒有廣告宣傳部門,一切都從零、從最基本的工作開始,并且要親歷親為。這使他認識到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更需要當地同事們的支持和精誠合作,“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他在海外獲得了更大的磨練空間。
來到中國是他結緣佳能的又一件大事,他希望從現在開始直到退休的這段“工作年齡”都留在中國。因為他覺得現在的中國非常有意思。盡管很多國家都有一些改革措施,但只有在中國才會取得成功。也因此,盡管佳能(中國)現在剛剛起步,知名度還沒處于更好的狀態,但擁有諸多優秀的同事共事,加上他20多年的廣告工作經驗,他相信未來的佳能將比現在大10倍,佳能的品牌也會在2008年前成為第一位的品牌。
從一個大學畢業生到一位職場高層管理者,他成長的足跡和經歷也許足以向讀者展示一個更立體的佳能,至少我理解了鈴木先生的苦心。
鈴木先生說他更欣賞有勃發的熱情、勤于行動、熱愛思考的人。看得出,他本人就是這樣的人。莊子曾說“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佳能品牌擁有怎樣的人文環境?從鈴木先生的“勞而憂”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