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中央政府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之后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出臺了包括五大支柱、六個領域、十項措施的新政策。
五大支柱包括:經濟拉動、政策扶持、市場服務、政府調控和社會保障。
支柱之一:經濟拉動。提高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能力。保持較高經濟增長速度、調整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企業結構等,擴大就業總量。
支柱之二:政策扶持。運用優惠政策杠桿,將所創造的崗位,優先用于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支柱之三:市場服務。實現勞動力供求合理匹配。通過強化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幫助勞動者了解需求信息、提高就業能力。
支柱之四:政府調控。盡量減少失業。通過嚴格規范企業減員、建立預警制度等措施,減輕社會失業壓力。
支柱之五:社會保障。既能有效地保障下崗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又能積極促進再就業。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消除下崗失業人員的后顧之憂。
六個領域包括:中小企業、第三產業、多種經濟、勞動密集、靈活就業和勞務輸出。
領域之一:中小企業。調整企業結構,發展有市場需求的中小企業,繼續發展勞動就業服務企業。
領域之二:第三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積極開發社區服務業和旅游業的就業崗位,積極發展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
領域之三:多種經濟。調整所有制結構,鼓勵發展就業容量大的集體、個體、私營、外商投資、股份合作等多種所有制經濟。
領域之四:勞動密集。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
領域之五:靈活就業。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和就業方式的變化,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從事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的工作。
領域之六:勞務輸出。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對內鼓勵跨地區勞務協作,對外實施“走出去”戰略。
十項政策措施包括: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社保補貼、就業援助、主輔分離、就業服務、財政投入、社會保障、企業裁員和社區平臺。
政策措施之一:稅費減免。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鼓勵服務型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分流安置企業富余人員。
政策措施之二:小額貸款。幫助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創業起步的資金。
政策措施之三:社保補貼。鼓勵服務型企業招用下崗失業人員;扶持社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安排大齡就業困難對象。
政策措施之四:就業援助。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男50歲以上、女40歲以上就業困難的下崗失業人員給予多種幫助;實行崗位援助,社保和崗位補貼。
政策措施之五:主輔分離。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將輔業分離出來,分流安置富余人員,同時減輕社會失業壓力。
政策措施之六:就業服務。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行免費的就業服務;推廣“一站式”就業服務;推行“政府購買培訓成果”。
政策措施之七:財政投入。各級財政增加投入促進就業;中央財政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的支持。
政策措施之八:社會保障。保障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再就業后的社保關系接續;實行適應靈活就業的勞動關系形式、工資支付方式和社會保險辦法。
政策措施之九:企業裁員。關閉破產企業必須落實職工安置方案;國有大型企業一次性裁員超過一定比例的要事前向當地政府報告。
政策措施之十:社區平臺。在10萬個社區建立勞動保障管理服務工作平臺。
同時,對大齡就業困難群體、人員實行就業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