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進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5月12日教育部公布了國家新出臺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措施。
政策主要內容有:
(1)明確提出了2004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目標,即確保到2004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或高于2003年的同期水平。
(2)進一步明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以地方管理為主的工作體制。中央建立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參加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2004年7月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地(市)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協調機制。
(3)加大支持力度,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政府支持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等重大項目,要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加大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力度,由中央財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規模擴大為10000名;各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實施地方項目,引導大學生到當地貧困地區服務,地方財政要給予支持。提倡高校獎學金適當用于鼓勵和支持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貧困地區就業。
(4)培育和建設更加完善的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得以盈利為目的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嚴格規范各種畢業生招聘會秩序,切實維護畢業生的合法權益,保護畢業生人身安全。對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利用招聘進行欺詐、損害畢業生權益的,要及時嚴肅處理。
(5)繼續加大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對于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以及到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要按照有關規定,在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維護其合法權益。
(6)深化人事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并嚴格執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各級黨政機關特別是地(市)、縣、鄉級機關錄用公務員,要嚴格堅持"凡進必考"制度。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管理和技術人員,應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擇優錄用。
(7)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建立高等學校布局結構、發展規劃、專業設置、招生規模、辦學評估、經費投入、領導班子考核等工作與畢業生就業狀況掛鉤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組織實施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開展"訂單式"培養,積極推進高職畢業生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教育培訓工作。
(8)構建更加完善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服務體系,加快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進程。2004年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條件的高職(專科)學校,要開通就業服務信息網并與國家和省市網互聯互通。
(9)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和宣傳工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10)建立完善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報告、公布、監督和評估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建立并不斷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監測體系,科學、準確、快速地報告就業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公布當地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