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秋
4年的期盼、4年的等待,中小企業板的民營企業家,一夜間你們的財富翻了幾倍、幾十倍,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商場小輩一下子登上了中國的富豪榜,有資格與一些億萬富豪試比高低了。可喜可賀!在人們為你們賀喜之時也為你們擔心:你們是否能經得起這突如其來的金錢、鮮花、掌聲、榮譽的沖擊?你們是從計劃經濟、吃大鍋飯的文化底蘊上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走出來的特殊群體,是否有能力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形勢。你們有沒有足夠的低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不染上類似于頭昏腦熱的病癥,而仍然能冷靜、清醒地面對你們今天的成功,去迎接明天的挑戰?
你知道你們的財富中多少是實的、多少是虛的?實的部分多少是你們自己的?多少是大眾投資者所貢獻的?你如何評論你的虛擬財富,有沒有感到膨脹太快了、泡沫太多了。無論是虛擬財富、泡沫經濟都是人們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予期。你有沒有作過展望,有沒有信心,用多長時間把予期的虛擬部分變成實體財富?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企業不在中小企業板上市,而在主板或在境外上市,你的財富又將有多少?不要忘了你今天的成就是中國資本市場、中國中小企業板、中國大眾股民成全你的!知恩要圖報啊!
誠實地問一問自己上市的目的,是為了上市而上市,還是做強做大企業?在爭取上市過程中有沒有作假、行騙等違規行為?提供的招股說明書有沒有與公司的實際情況相出入?有多少是不實的,象江蘇瓊花那樣隱瞞過什么?該如何來彌補?
如果你真有做強做大的信心和決心,則在你爭取你在財富排行榜節節攀升的同時,會不會忘了你的投資者和企業員工,能否讓他們的財富也隨之而增多?會不會出現象以往的A股那樣,在非流通股財富不斷增加的同時而擠癟了流通股東的口袋,從而造成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東意氣風發而另一部分股東垂頭喪氣,造成了兩相對立的局面?家和萬事興,公司也是一樣。
任何人的財富取之社會,理所當然最終還是要回報社會。一代富豪華人企業家李嘉誠的成功,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他雖然腰纏萬貫,但他和他的家屬仍然過著勤儉簡樸的生活,一心做強做大自己的企業回報社會、回報投資者。所以人們一談起他就肅然起敬。人們投資他的企業多放心呀。然而人們一談起投資中小企業板就疑慮多多:“會不會這些民營企業家當他一夜暴富之后,轉讓、拍賣屬于自己的那部分股權攜著自己的老婆、孩子頤養天年去了;會不會把上市公司當作他的搖錢樹、提款機,一個勁兒地向投資者索取,實現他的超額利潤,供他及家屬揮霍浪費;至于公司如何發展,如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回報投資者,那就另當別論了:企業既然已上市,這些也就無關緊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