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他鄉異國、一無所有,他渴求財富。于是他在中國走了這樣一條路——首先,博得巨大的名聲;其次,憑此義無返顧地進行商業運作。這種模式,他沒有說,他只是在做,他是胡潤。
對于中國的富人階層來說,他曾經代表著《福布斯》,一個能將他們推向世界、讓他們在整個地球上“揚名立萬”的人物。而對于那些迫切想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的外國人來說,他是中國富人俱樂部的“領隊”,是他“不容分說”地讓中國富人暴露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來了一場“稱斤論兩”。
他像是一個“空手道”的高手,原本手中全無,卻在世界與中國的交相輝映中,握住了中間的“焦點”:僅僅是憑一張從“業余、粗糙”起步的中國富人財富排名的榜單。
而僅僅因為這張榜單,他在中國博得巨大的名聲。“利”伴“名”而生,這是我們目前所處時代的一個基本特征。于是他在中國的經歷,正在演化成“一條令人眼花繚亂的財路”。
在胡潤的成長過程中,似乎很難找到他曾靦腆地總結自己之所以達到今天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一點戰略眼光,有一點膽子,有一點說服能力,有一點執著,有一點運氣。”
1988年,一句日文都聽不懂的胡潤竟一個人背上行囊來到日本,胡潤第一次感受到亞洲這片土地的神奇。而成為他日后人生轉折點的是,他喜歡上了中國漢字,并開始對中國產生了興趣。1990年胡潤第一次來中國,1997年到上海工作,在他的個人感受中,中國的變化讓人驚奇。而他每次回英國,遍布歐洲各地的朋友也總在詢問同樣一個問題:中國在短短的時間內,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它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胡潤認為,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已經到了一個臨界狀態。他隱約地感到,這其中肯定暗藏著機會。他捕捉到了中國民營企業崛起的脈搏,并開始關注中國“最先富起來”的那個族群。
“很多國家都有本國富豪排行榜的榜單,而當時中國還沒有,于是我想,那我就來做這件事情吧!”這個突發的靈感讓胡潤興奮不已。
他找來兩個朋友,利用業余時間開始了“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的編排工作。
說起來,最初的這張排行榜的工序更像是在干一件體力活,盡管煩瑣卻極易著手:通過大量的剪報、互聯網的搜索功能收集資料,再利用上市公司的股票反映資產情況,從中尋找中國最有錢的人。僅此而已。
在折騰了幾個月后,胡潤好不容易拿出了一份僅有19個人的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
要想讓人們知道這樣一份榜單,從而知道制作這份榜單的人,胡潤明白,自己可以是微不足道,但是,一旦攀上了高枝,它的高度也就變成了自己的。
他必須找到一個“有分量”的傳播途徑。
很快,他鎖定了三份世界聞名的商業雜志:《福布斯》、《商業周刊》和《財富》。在查到雜志的聯系方式和總編名字后,胡潤心神不寧地將這份19人名單分別傳真了過去。
“第二天《福布斯》就給了我答復——很有興趣!”胡潤狂喜不已,他明白,自己的決策是對的,世界果真在關注中國,而他自己把握住了一次難得的機會。
2000年,早就有意要打開中國市場的《福布斯》找到胡潤,特邀他與《福布斯》雜志的全球副總編輯霍洛威等人一起來合作完成本年度的“中國50人財富人物排行榜”。
胡潤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在英文版排行榜發布的同時,他將榜單翻譯成中文,投給了中國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南方周末》。榜單一經發表,中國的其他媒體群起熱炒。
一時間,“先富起來”的族群突然曝光在了公眾的視野,那些以億計的財富數字猶如雷電般擊中了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神經,不管你接受也好,無法相信也罷,人們突然看清楚了:不少與自己身體結構別無二致的人,正在以無法理喻的幾何空翻速度積累著財富。
2001年胡潤辭去了安達信的工作。他將富豪榜的上榜人數擴充到了百人,而從這一年開始,胡潤在中國展開的富豪調查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高的“禮遇”。
1999年的排行榜,胡潤根本就沒能聯系、更別說見到榜單中的一個富豪。直到2000年,他和他的團隊也才見到了5、6位富豪,而在2001年,胡潤已經能夠約見到榜單中1/3以上的人,并與上榜富豪全部聯系上。到2002年,胡潤及他的團隊已經能夠“跑遍了約20個省市,見到了一半以上的上榜者,并與所有的人都建立了聯系。”
接下來,人們竟然看到“胡潤抽著廣州的紅雙喜,在廣州某著名賓館會客一批又一批”的景象。2003年3月31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胡潤與張維迎共同組織了《中國財富品質論壇》。論壇盛況空前。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和北大學生,并沒有因為胡潤的“下崗”而喪失熱情,他們擠滿了會議大廳,并非常爽快的掏錢購買了胡潤不失時機推出的“胡潤財富系列”新書。
7月22日,上海威斯汀大飯店。胡潤又成為了《中國貨幣》企業家峰會的組織者。參加這個峰會的都是中國企業界的重量級人物。東方希望劉永行,正大集團謝國民,娃哈哈集團宗慶后,搜狐張朝陽,萬科集團王石,瑞安集團羅康瑞……
讓人驚羨不已的是,這個只有一天的峰會,卻獲得了六家贊助商的鼎力支持:AT科爾尼、賓利、第一東方投資、MACALLEN、維珍航空、瑞士信貸——個個威名遠播。
面對如此盛大的富豪集會,一個參會的企業家以一種難以置信的口吻說:“也只有這么一個胡潤能夠把這些頂尖人物聚到一起來。”
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也來了。盡管他剛剛與上海市市長會完面,盡管他在上海呆的時間一共才只有四個小時,但面對這次中國頂級企業家的集會,他無法抗拒胡潤發出的“請您來發表演講”的邀請。
2003年,胡潤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一個峰會能夠超越這個。”看到眼前熱情似火的各路媒體,胡潤似乎也顧不得謙虛。而面對比較“八卦”的提問:“胡潤先生,這次峰會你賺了多少錢?”他忙不迭回答:“還可以,還可以。”
現在,作為“歐洲貨幣”獨立合作方的胡潤已經有了更大的空間施展拳腳。
節選自《mangazine名牌》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