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舒
“和平演變”是美國政府企圖借蔣介石之手,以武力手段在中國推行強權政治徹底破產后,在新的形勢下推出的在中國復辟的戰略。毛澤東對《白皮書》的評論,揭開了毛澤東與“和平演變”戰略進行斗爭的序幕
嚴格地講,美國的“和平演變”戰略并不是特別針對某一個國家而提出的,在東方社會主義陣營逐步擴大后,美國出于對社會主義的恐懼,企圖通過“和平”的手段,使社會主義陣營逐步瓦解。
社會主義制度誕生后,帝國主義者對它采取的最初手段是“扼殺”。然而,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形勢卻出現了這樣的變化:一是社會主義國家由一國變為十幾國,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陣營,控制著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四分之一的土地;二是資本主義體系遭到嚴重削弱:德、意、日戰敗,英法嚴重受損。此時,“扼殺”政策難以奏效,便改換另種策略:對社會主義陣營采取軍事上遏制、政治上對抗、經濟上封鎖、思想上滲透和組織上包圍。就是所謂的“冷戰”。
幾乎在“冷戰”開始的同時,一些“高明”的西方人士即認識到它的缺憾:冷戰遏制本身是一種防御性的、因而是一種幾乎必然要失敗的政策;為此,應當采取某種更積極的政策;既然軍事打擊不能獲得成效,便轉而側重思想文化的滲透。此乃“和平演變”的立論基礎。于是,在50年代,“和平演變”策略出籠了。
美國提出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策略,還要從1949年說起。這年7月30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致信美國總統杜魯門,承認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但他不甘心,而是把美國今后在中國的希望寄托在受過西方教育的資產階級民主個人主義者身上。艾奇遜在致美國總統的信中說:“民主個人主義終將再起,中國終將推翻外來的羈絆。”他建議美國政府“對于中國目前和將來一切朝著這個目標的發展”“都應得到我們的鼓勵”。這是美國政府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的開端。
美國政府于1953年8月份發表了《中美關系白皮書》和艾奇遜致杜魯門的信。毛澤東一眼洞穿了美國的目的。他及時抓住這一反面教材,親自撰寫了《丟掉幻想,準備斗爭》等五篇評論《白皮書》的文章,揭露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和玩弄的種種陰謀,教育中國人民,尤其是對美帝國主義存在某些幻想的知識分子,丟掉幻想,準備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作長期的斗爭。毛澤東對《白皮書》的評論,揭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同美帝國主義“和平演變”戰略進行斗爭的序幕。
在美國政府大肆鼓吹“和平演變”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表現得最為突出,他就是杜勒斯。他把希望寄托在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
在對待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問題上,杜勒斯一直表現得比較反動,他大肆鼓吹并努力推行“和平演變”戰略。1953年1月,杜勒斯就任美國國務卿,從此,“和平演變”就像一句口頭禪,長期掛在杜勒斯的嘴邊,當然也銘刻在他的心里。
這年1月15日,杜勒斯在美國國會考慮任命他為國務卿的證詞中提出:“解放可以用戰爭以外的方法達到。”“它必須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他強調要用“精神和心理的力量”達到目的。他對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出現的“要求自由化的力量”感到滿意,并把希望寄托在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說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如果他繼續要有孩子的話,而且他們又有孩子的孩子,他們的后代將獲得自由”。
為保證“和平演變”戰略的實施,杜勒斯還提出過一系列計劃。杜勒斯在布法羅演講時,曾經提出一項解放“鐵幕”內衛星國家的“三叉計劃”。他認為,“美國之音”和其他機構應挑起“鐵幕”后面各國人民的抵抗情緒,并讓他們相信美國會給以道義上的支持。這樣,共產主義將從內部解體,俄國人最后由于發現他們已吞下消化不完的東西而撒手回家。
1956年2月,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作秘密報告,全盤否定斯大林。帝國主義者竭力利用“秘密報告”,把它作為摧毀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武器。這個報告引發了國際上一股反共反社會主義的浪潮。這些都極大地“鼓舞”了杜勒斯。
1956年5月15日,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有跡象表明,在蘇聯內部有較大的自由主義力量”,“如果這種力量在內部繼續發展,而且聲勢日大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也有理由希望,像我曾經說的,在十年或者一代人期間里,我們可以達到我們的偉大目標”。他還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發表書面談話,提出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在道義上的攻勢”和“在軍事上的守勢”兩手策略。
不久,“匈牙利事件”發生了,這更使杜勒斯認為,改變共產黨世界的性質是件可能的事。于是,他更加起勁地鼓吹“和平演變”戰略。1957年7月2日,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幾乎可以肯定,社會主義國家“將要發生一種演進性的變化”,他認為,這種和平演變不是一兩代人所能實現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當有記者問:“赫魯曉夫的孫子是否將有自由了”時,杜勒斯回答說:“我并沒有對這件事定過日期,但是,我愿意這樣說,如何他繼續要有孩子的話,而他們又有孩子的孩子,他們的后代將獲得自由。”毫無疑問,以杜勒斯為代表的美國統治者把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的希望寄托在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
杜勒斯提出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戰略后,立即得到美國政界人士的響應。不久,美國參議員肯尼迪發表講話,表示贊同杜勒斯的“和平演變”戰略。肯尼迪還提出《巴特爾法》修正案,建議授權總統對“鐵幕”后面的國家提供援助。這項修正案在1959年底獲得通過。
1961年肯尼迪任總統后,又使“和平演變”戰略更加完善。這年的1月17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表“意識形態與外交事務”的第10號研究報告。報告明確提出“和平演變”的兩個基本手段:一是“摧毀”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二是西方生活方式的滲透。報告還將東歐和中歐確定為“和平演變”的突破口,希望“通過東歐來影響蘇聯內部的演變”。這些都成為西方帝國主義者長期對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的基本策略。
對于西方的“和平演變”叫囂,當時,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對美國的東西方緩和戰略存有幻想。在這種錯綜復雜的形勢下,毛澤東深深感到“和平演變”的危險性,于是在1958年年底把這個問題明確提出來。毛澤東在《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就引用了杜勒斯有關“和平演變”的話,指出:敵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杜勒斯在給我們上課了。
1958年3月10日,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講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公布后,《紐約時報》全文登載。杜勒斯仔細研究了這篇文章后得出結論:中國壞透了,蘇聯還好些。
10月2日,毛澤東同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蒙古、蘇聯、波蘭六國代表談話中,闡述了“杜勒斯是世界上最好的反面教員”。
杜勒斯“和平演變”的叫囂一直沒停止過/毛澤東對杜勒斯和“和平演變”的關注也沒有停止過/毛澤東強調“省委要指定專人看慘考資糊”
自從毛澤東提出“和平演變”的危險性后,對杜勒斯和“和平演變”的關注一天也沒有停止過。1958年11月14日,新華社編印的參考資料第2513期上登載了《杜勒斯在西雅圖商會發表演說,大肆攻擊和誣蔑我集體勞動和公社化,竭力鼓吹資本主義的“自由”“幸福”,以抵制我國偉大的成就對亞洲的影響》。中共八屆全會上,毛澤東在重擬標題的材料上,加了批語:“杜勒斯批評我們人民公社,他向亞洲人宣傳共產主義的壞處和資本主義的好處,杜勒斯大談其政治經濟學,表示對我國大躍進感到恐慌。”并請鄧小平印發。
同月18日晚,杜勒斯在美國基督教會全國委員會上發表演說,杜勒斯在這次演說中說,共產主義的統治正在產生一個工業上和科學上現代化的強大的國家。如果自由世界對國際共產主義進行有效的抵抗,中蘇統治者多關心自己人民的福利,少關心為了擴張主義的目的而剝削人民的日子就會更快地到來。在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的關系就會幸運地為一向存在于俄國和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之間的自然的誠摯而友好的精神所支配。
新華社編印的《參考資料》在第2523期上刊印了杜勒斯的演講。在這個材料上,毛澤東批語:
杜勒斯對國際形勢的全面分析
——唱低調
——自己認輸,說是在理論方面,組織紀律方面,西方不行
——招呼我們說:只要你們共產黨埋頭去辦家里事,不出遠門,西方就放心了。
并指示將這個材料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印發。
30日,毛澤東在對各協作區主任的談話中說,杜勒斯比較有章程,是美國掌舵的。這個人是個想叫題的人,要看他的講話,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要翻英文字典。杜勒斯是真正掌舵的,省委要指定專人看《參考資料》。
這年的12月4日,村勒斯在加利福尼亞商會上發表《對遠東的政策》的演說中說:“我不能肯定,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結構會逐漸消亡,逐漸讓位于一種更著重國家福利、人民福利的制度。只要俄國政府劉謀求俄國的福利、俄國人民的福利感到興趣,我們立即就會看到不緊張的局勢。困難在于這些地區——中蘇地區,俄國和中國共產黨人并不在為他們人民的福利而奮斗,他們為把一種同我們格格不入的主義散布到全世界去而奮斗……按照我的看法,你不能同這樣一種社會和平共處。但是,我的確相信,這種共產主義會發生演變,這樣它逐漸集中力量為自己的人民謀社會福利,會放棄這種征服世界的荒謬思想。”
23日,毛澤東接見參加全軍政工會議的各軍區負責同志,在談話時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有崩潰的危險,如果大家不警惕就不好。美國的事情是杜勒斯在辦,杜勒斯是美國政府的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或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艾森豪威爾的靈魂。杜勒斯這個人是“好人”,辦了不少“好事”,對無產階級團結和對帝國主義斗爭有益。
新華通訊社1959年2月2日編印的《參考資料》第2672期以《杜勒斯談如何抵擋東風》為題,全文登載了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1月31日在紐約州律師協會授獎宴會上的演說。毛澤東讀到這篇材料后,就在這篇報道的旁邊加寫了批語:
“畏戰爭、畏革命,想要維持現狀。如果出現革命,那是不合所謂正義和平的,應當立即以戰爭去撲滅。如果出現戰爭,也是一樣。撲滅革命和革命戰爭,永葆資本統治,這是杜勒斯的目的。帝國主義者已基本上轉到維持現在的立場。”
1959年1月28日,杜勒斯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上提供的證詞中說:“基本上,我希望鼓勵蘇聯世界內部的演化,從而使它不再成為對世界自由的威脅,只管它自己的事情,而不去設法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和野心。”
毛澤東時刻注意杜勒斯的言論,也引起他對國內情況的思考。/為了防止“和平演變”,毛澤東發動了一系列政治運動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杭州召開了一次有周恩來、彭真、王稼祥、胡喬木等參加的小型會議,討論和研究當時的國際形勢。在開會之前,毛澤東讓他的秘書林克找一些杜勒斯關于“和平演變”的講話送給他看。林克選了三篇,即杜勒斯1958年12月4日在加利福尼
亞州商會發表的題為《對遠東的政策》的演說、1959年1月28日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一次秘密會議的證詞和同年1月31日在紐約州律師協會授獎宴會上發表的演講。
據林克回憶,毛澤東以前曾看過這些講話的其他一些材料,這次他又重新看了這幾篇講話。他和林克談了他對這幾篇講話的看法,隨后讓林克根據他的談話內容,在杜勒斯的每篇講話前擬一個批注送給他。對杜勒斯三次講話的批注全文是:
對杜勒斯1958年12月4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商會發表的題為《對遠東的政策》的演說批注:“杜勒斯在這篇演說中對東風壓倒西風,對世界力量對比越來越不利于帝國主義的形勢表示驚恐,但美國不僅沒有打算放棄實力政策,而且作為實力政策的補充,美國還企圖利用滲透、顛覆的所謂‘和平取勝戰略擺脫美帝國主義‘陷入無情包圍的前途,從而想達到保存自己(保存資本主義)和逐漸消滅敵人(消滅社會主義)的野心。”
對杜勒斯1959年1月28日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一次秘密會議上提出的一篇證詞的批注:“杜勒斯說:‘基本上,我們希望鼓勵蘇聯世界內部的演化,從而使它不再成為對世界自由的威脅,只管他自己的事情,而不去設法實現共產主義化的目標和野心。這段話是杜勒斯證詞的主旨。這表明美帝國主義企圖用腐蝕蘇聯的辦法,陰謀使資本主義在蘇聯復辟,而達到美帝國主義用戰爭辦法所達不到的的侵略目的。杜勒斯在證詞中雖然流露了怕打世界大戰,但是,并不意味著美國要搞和平共處。因為就在同一天,杜勒斯在眾院外委會的另一次發言中叫喊:‘決不能結束冷戰,否則帝國主義就要遭受失敗。”
對杜勒斯1959年1月31日在紐約律師協會授獎宴會上發表的題為《法律在和平事業中的作用》演講的批注:“杜勒斯說,要以‘法律和正義代替武力。但又強調在這方面極為重要的是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使用武力并不意味著維持現狀,而是意味著和平的演變。杜勒斯這段話表明:由于全世界社會主義力量日益強大,由于世界帝國主義力量越來越陷于孤立和困難的境地,美國目前不敢貿然發動世界大戰。所以,美國利用更富有欺騙性的策略來推行它的侵略和擴張的野心。美國在標榜希望和平的同時,正在加緊利用滲透、腐蝕、顛覆種種陰謀手段,來達到挽救帝國主義的頹勢,實現它的侵略野心的目的。”
毛澤東的三個批注,點明了杜勒斯每篇談話的要害。
此后,毛澤東對“和平演變”這個問題越來越重視,在一系列會議上一再提醒全黨,并逐步展開了所謂反對國內修正主義的斗爭。
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毛澤東更是把防止修正主義,防止“和平演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964年1月5日,毛澤東在接見日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曾說:如果將來中國修正主義占了統治地位,你們就要舉反修的旗幟。日本和印尼黨有這個資格,希望就在日本和印尼黨身上。
1月12日,毛澤東在《支持巴拿馬人民反美愛國主義斗爭的談話》中指出:“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也嚴重地威脅著蘇聯、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它還力圖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政策,實行資本主義復辟,瓦解社會主義陣營。”1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向基層干部、黨員和人民群眾進行反對現代修正主義教育的通知》,決定對全黨全民進行一次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的教育運動。從此,全黨全民的反修教育迅速展開。
1964年前后,作為防止“和平演變”的百年大計,毛澤東提出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并再次把防止“和平演變”問題提上日程。于1964年五六月份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毛澤東突出強調了防止“和平演變”、防止修正主義的重要性、迫切性,并從反修防修和防止世界大戰的總體戰略上布置了各項工作。
為了防止“和平演變”,毛澤東曾發動了一系列政治運動。一是號召學習解放軍,設立政治機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改革有關制度,縮小三大差別。薄一波在《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一書中談到:“為了防止中國發生‘和平演變,毛澤東還曾設想請外國黨來進行幫助。”
隨著“左”傾思想的加劇,毛澤東對中國的情況作出了越來越錯誤的估計和分析,從而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并把它作為防止“和平演變”的基本手段,走向了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