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淘寶網聯手國美拓展網上C2C交易模式
近日,國內C2C的領先企業淘寶網聯合家電連鎖的老大國美電器,在淘寶網上開展了面對個人用戶的優惠銷售活動。這次活動持續7天,僅在北京,上海和杭州進行,合作銷售的商品主要是電視。空調等大家電。這種銷售家電的方式對淘寶網而言,可以借助國美在家電銷售方面強大的產品優勢以及豐富經驗,同時依托國美網上商城的平臺,為家電消費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更為廉價的家電產品。而國美也可以把用戶渠道拓寬到淘寶的300多萬會員中,加大網絡銷售的力度和廣度。淘寶網內部人士透露,從效果來看,每天從淘寶銷售的家電金額在 10萬元。所以淘寶和國美方面都有意把這種活動繼續下去。他們還會選擇其他的一些家電連鎖企業合作,甚至有可能把這種經驗延伸至汽車等領域。
黃宏生香港被拘,創維數碼遭勒令停牌
2004年11月30日,創維數碼在香港突然被停牌,該公司董事局主席黃宏生及多名公司高管被捕。12月2日黃宏生和其胞弟黃培升在香港法庭出庭,并分別以 100萬港元現金保釋,有關案件將于2005年3月2日正式開庭審理。黃宏生和黃培升兄弟被指控犯有“串謀偷竊罪”,于2000年 11月1日至2003年4月25日期間,在香港與羅玉英(黃的母親)一起串謀偷竊一項“據法權產”,即匯豐銀行欠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一筆4837.8萬港元的錢款,而這筆款項是“創維數碼”的財產。廉政公署的官員表示,有關該案件的調查目前仍在進行之中。他們將根據調查結果采取下一步行動.也不排除今后再以其他罪名起訴黃氏兄弟,或者起訴其他人的可能性。
聯想上演“蛇吞象”,收購IBM PC業務
聯想在其20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成功上演了一部“蛇吞象”大戲,以總額約 17.5億美元(其中12.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的代價拿下了IBM包括Think品牌在內的PC業務,IBM持有18.9%的聯想股份。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聯想還可在5年內使用IBM品牌。聯想將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而IBM從PC業務抽身后,將把市場策略重點轉向利潤更高的科技服務業。收購完后.原IBM高級副總裁兼IBM個人系統部總經理史蒂芬.沃德將擔任聯想 CEO,原聯想CEO楊元慶將擔任聯想董事局主席,老帥柳傳志則將徹底退隱幕后。維珍集團將斥資3億美元殺入中國手機業
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德·布蘭森近日在香港表示,該集團擬投資3億美元在中國內地成立一家手機業務公司.雙方各占股份50%。并希望合資公司可以在12~18個月后正式投入運營。布蘭森沒有透露該合作公司名稱,但據未經證實的說法,該合作公司可能是波導。業內人士指出,3億美元投資對于手機制造公司而言過于龐大,更有可能是手機研發制造一條龍的巨無霸企業。
海爾全面涉足醫藥流通業
據悉,海爾集團旗下子公司——“海爾醫藥有限公司”將在2005年2月正式揭牌。海爾集團將借助此公司全面進入醫藥流通業,并計劃在5年內將醫藥公司的年銷售額做到30億元。正式成立后的海爾醫藥將主要從事醫藥流通業務,內容主要涉及藥品快批、物流以及連鎖藥店。在藥品經營上,將涉及國內各大品牌藥品。除此之外,還將發展品牌連鎖業。海爾集團早在1996年就開始試水醫藥領域,并投入大量金錢建立從事藥品生產領域的海爾藥業.但由于集團沒有熟悉醫藥的專業人士,其一直以管理家電的模式來經營藥業,因此一直以來.海爾藥業始終默默無聞,甚至在虧損邊緣掙扎。此次在用人方面,海爾集團采取了“挖人”戰術,分別從國藥集團、西安正大以及哈藥集團三個醫藥巨頭處請來三位專業人士,直接就任醫藥公司的高層。
TCL移動掌門人萬明堅辭職
日前,I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同意萬明堅因健康原因正式辭去I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ICL—阿爾卡特移動電話有限公司董事CEO、T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EO及TCL集團通訊事業本部總裁等職務;任命袁信成為 I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愛平為 I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辭去上述職務后的萬明堅將繼續擔任I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董事、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級副總裁等職務。
2004年度中國10大企業危機事件
日前,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評選出“2004年度中國10大企業危機事件”。這 10大事件為:默克制藥回收萬絡事件、海南航空飛機延誤旅客下跪事件、方正科技 PC骨干“集體叛逃”事件,阜陽劣質奶粉事件、龍口毒粉絲事件、杜邦特富龍不粘鍋事件、北京新興醫院虛假廣告事件、河南“豫花”“毒面粉”蒙冤事件、楊森息斯敏不良反應事件、“巨能鈣含有雙氧水”事件。
金絲猴奶糖進藥店
日前,在湖南懷化的藥店里,竟然可以看到金絲猴的圃柱奶糖陳列在收銀機旁.而且銷售情況非常好。掘了解,經銷商選擇將奶糖進入藥店.主要考慮了4個問題:1.用藥主人,經常口中乏味,尤以吃中藥者為多, 多有藥后吃糖解味的習慣;2.藥店的人流量穩定,進駐藥店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能見率,形成更多的銷售點;3.因為無競品。可確保產品能得到最佳陳列,形成很大的視覺沖擊,讓顧客瞬間產生購買的沖動;4.對于藥店而言沒有擠占它的藥品空間,而多了一個額外的利潤來源。
動態
拋開批發作終端,藥業醞釀渠道變臉
目前,醫藥流通渠道正醞釀著“變臉”,越來越多的上游生產企業與終端選擇拋棄中間環節的批發企業,直接結盟。據了解,近兩年來,藥品零售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連鎖藥店的贏利能力與空間大受影響.毛利水平大幅降低至10個百分點左右。同時中國醫藥零售領域也面臨著對外資的開放。內外夾擊之下,藥房選擇與藥廠“零距離”接觸,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贏利空間,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但藥房的“店頭廣告”。“入店費”、“促銷費”等使得“工商聯合”還存在陰影,從而無形中依然給批發企業留下生存空間。
國內手機市場開始洗牌,國產手機遭難關
在洋品牌大舉反攻、新品牌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國內手機廠商的注資、轉產、合作。兼并現象日益頻繁,手機業新一輪淘汰和洗牌正在上演。一年前還宣稱要在三年后進入國產手機企業前六名的易美手機.如今面臨的卻是被國內手機市場第一個洗牌出局的命運。業內人士認為,缺乏對國內手機市場形勢的準確判斷,忽視研發生產。缺乏后續資金是易美,慘敗的根源。易美從開始就堅持不涉及具體的生產和研發投資,專營市場和品牌,再通過高額的廣告和推廣費用,雖然曾一度成為國內最知名的二線手機品牌,但面對2004年洋品牌開始的反擊,卻呈現低迷,面臨解體。同樣在國產手機遭遇困境的關鍵時刻,南方高科的最大股東決定注入1億元~3億元提升其研發和制造能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車商成立品牌聯盟,聯手抵御車市寒冬
面對2004年車市的大蕭條,深圳的汽車經銷商們紛紛聯起手來。先是成立了國內首個汽車品牌經銷聯盟.隨后,49家深圳汽車品牌經銷商又成立全國第一家汽車經銷商協會組織。品牌經銷聯皿是由7家廣州本田經銷商醞釀成立的,其中5家聯手推出“5 x 5抽獎中雅閣及價值30萬大獎”的促銷活動,以品牌聯盟形式統一進行推廣。品牌聯盟的合作范圍包括技術支持,采購。車友會。信息反饋和其他市場推廣,以統一形象連接上游的廠家,零配件供應商及下游的消費者。業內人士認為,經銷商聯盟會成為汽車市場的主流趨勢之一。
政策
國家頒布“禁鮮令”,乳品行業起爭議
據悉,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將于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凡是加工過的食品,其標簽上一律禁止使用“鮮”字。如牛奶不能命名為“鮮牛奶”,果汁與飲料須明確區分,名稱不能混用。因此,屆時“鮮”字很可能在大多數果汁飲料的標簽名稱上被剔除。新規定目的在于規范混亂的食品標簽,特別是想糾正乳品、飲料企業常以“鮮”字為賣點誤導消費者的做法。該標準“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地奶協都對該標準提出了質疑。并逐漸轉為巴氏奶與常溫奶兩大陣營互相指責對手在制造還原奶的一場亂仗。
白酒業稅收可能調低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透露,2005年春國家將出臺取消白酒消費稅從價從量的政策,及允許外購酒稅收抵扣、提高白酒流通企業進入門檻和支持提高白酒對外出口等鼓勵行業發展的政策。據了解,自2001年4月國家頒布新酒稅以來,白酒行業反映比較大的白酒稅收問題主要有3個方面:重復收稅問題.外購原酒稅收抵扣政策和宣傳費用列支問題。馬勇表示:這個政策實際上壓抑了白酒行業的發展。如果減免這3個款項的稅收,一瓶10元的白酒,成本可以降低1元以上。
上海市明令禁止低價促銷
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和上海市公安局聯合發出《關于規范商業企業促銷行為的通知》,要求各商業企業在開展促銷活動時,必須把商場環境安全和顧客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把”安全成本“納入企業的經營成本之中。各家商業企業都不得以低于進價的價格,開展所謂的“限時”促銷等活動。針對當前商業企業普遍采用的贈物、贈券、商品減價等一系列促銷手段,《通知》要求商家必須保證其所承諾提供的贈物。贈券及促銷商品的數量。對價格敏感度較高的生活必需品,如糧,油,蛋、肉等商品不搞低價促銷。此外,如果商家組織時間較長、規模較大、有可能引發治安問題的促銷活動,還應當事先向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備案。
聲音
“如果以我們現在跟供應商的合作來講,我只能說‘態度很好,水平很差’。”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為民在評價蘇寧在供應商關系管理水平時,只給自己打了60分。由于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僅憑主觀良好愿望,并不能解決銷售商與供貨商之間的矛盾。
“衛生監管部門對保健品的監管就像沒文化的家長教育孩子,平常放任自流,一旦犯錯誤就往死里打。這是一種無奈。”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賈亞光指出,正是由于以前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存在市批嚴、管理松。監管難等問題,造成保健品雖有法規,但界定得很不清晰,而媒體監管也完全是在憑感覺。
“中國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眾,在經歷了幾十年的貧窮之后,中國的‘精英’階層突然間熱衷于顯示剛剛獲得的財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克萊爾·肯特預計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最終將達到1億人,與日本不相上下,也會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奢侈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