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鐵平 1946年生,國家一級美術師。自幼酷愛文史書畫,少年時博臨漢碑及先秦文字。擅四體書法,篆、隸俱佳。應文化部、上海市文化局,日本每日新聞社等邀請,曾在中國美術館,上海、江蘇美術館,名古屋博物館等舉辦個人書展及楹聯書展。人民日報及海峽之聲電臺曾作長篇連載,以介紹其藝術成就。他是文化部最早向日本推薦的80位書家之一(1978年),受國家對外友協指定,曾為新加坡、日本等國首腦當場揮毫。 已出版《劉鐵平書法選集》、《書法概論》、《太湖詩韻書法篆刻集》等專著十余種,在海內外發表論文五十余篇,對《商璽》、《韭花帖》、《瘞鶴銘》及漢隸文字成形源流有精深研究,其學術成果已被諸多學者認同并引用和引證。現為中國楹聯學會藝術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無錫市文聯副主席暨書協主席,在無錫市書畫院從事專業創作。

太湖是美麗的,美麗的太湖曾經使歷代文人墨客駐足其間,流連忘返,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就是其中令人心曠神怡的名句。著名書法家劉鐵平先生,以正、草、隸、篆的書法形式,將這些詠頌太湖的詩中瑰章,加上自撰的詩、聯,結集付梓,使太湖、詩詞、書印三者相為輝映,相得益彰。我有幸先睹為快,并為鐵平兄的創意喝彩叫好。
與鐵平兄相識多年,其為人誠摯謙和,敏而好學。同為道友,深知鐵平在書法道路上曾苦苦索求,孜孜不倦。天公不負有心人,正是緣于這種執著,鐵平才取得一系列書法成就,他在二十年前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個人書法展覽,震撼書壇,贏得聲譽。然而他并未躊躇滿志,固步自封,而是更為刻苦,不斷進取。近年來陸續出版多部書法論著和作品集,因此,愚在執掌上海《書法》期間,曾力主不吝篇幅專題介紹其書法成就。
鐵平兄的書法立足傳統,追求意境,講形制,重神采。或飄逸俊秀,或渾厚樸茂,風格多樣,四體皆能,揮灑自如,自出機杼。我尤喜歡其篆書,包括金文、甲骨均能神采照人。結體嚴謹,用筆勁健,求變化于法度之中,寓天真于情理之內。作者的功力與靈性可窺一斑。
無錫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顧愷之、倪云林、徐悲鴻、鐵松巖、錢鐘書、華彥鈞等文化名人輩出,風流紛呈。我有理由為鐵平兄驕傲,正是有鐵平這樣的文化人的不遺余力,無錫的文化才能不斷藏密敏榮,延之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