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妃馬蒂爾德
馬蒂爾德于1973年1月21日出生在位于布魯塞爾南郊的于克勒城,她的家族屬于最古老的貴族之一,曾一度掌管比利時法語區弗拉芒地區的最高行政權。1999年12月4日,馬蒂爾德和比利時菲力普王儲在布魯塞爾的圣米歇爾大教堂舉行了隆重婚禮,現在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這位熱心公益事業的王妃同時兼任聯合國特使,2005年2月20日,她出訪地處西非的馬里共和國,推廣聯合國的小額信貸方案,并加強比利時和馬里兩國間在健康、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友好合作。
中國的“環境難民”
在正在召開的人代會上,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明確指出中國經濟過熱的后果:1/4的人喝不上干凈的水,1/3的城市居民不得不吸入嚴重污染的空氣,約20%的城市垃圾處理后不能被環境消化,1.5億多環境移民,甚至可以稱之為環境難民。有人說,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能讓中國在將來的某個時間解決環境、原材料和人口危機,潘岳認為這種推斷是完全錯誤的。同時,他還呼吁在對環境有危害的項目立項之前應該多問問群眾的意見。他說:“政治參與權應該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組成部分。”
教皇的政治遺囑
近日,教皇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他一邊忍受著病痛的煎熬,一邊筆耕不輟。他的最后一本著作出版了675000冊,被譯作11種語言,并引發了一場浩大的筆戰。《焦點》記者認為原因之一即是,教皇在書中用了2頁篇幅表示反對墮胎,并將其與納粹大屠殺相提并論。另外,該書又名《回憶與身份》,字里行間可以看到教皇的多方面人格。當對待痛苦、自由、責任時,他以哲學的方式思考;當為憐憫、贖罪等基督話題辯論時,他立場堅定;當面對歷史,回憶眾多大人物時,他又懷著政治的態度。
走出阿拉法特的陰影

阿巴斯擔任巴勒斯坦頭號人物已經有3個月了,目前,他已經漸漸走出了阿拉法特的陰影:布什對他禮遇有加,他成功贏得了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的選舉,和沙龍達成了停火協議,說服哈馬斯、杰哈德等伊斯蘭激進組織暫時停止了對以色列的自殺性襲擊,在剛剛在倫敦結束的援助巴勒斯坦國際會議上,各國許諾在2005年給予巴人12億美元的援助。但在不久前結束的巴勒斯坦地方選舉中,哈馬斯勢力的急速上升仍然令人不安。對阿巴斯來說,他必須抓住贏得和平轉瞬即逝的機會。
黑人孩子為什么學習不好?
在倫敦,2004年的測驗結果表明,非裔加勒比孩子的表現令人擔憂:只有76%的孩子在入學2年后能夠閱讀,低于英國的平均數字81%。在參加GCSEs測試時,只有27%的非裔加勒比孩子能獲得C以上的分數,低于白人孩子的47%,也低于來自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非洲的孩子。這種現象的出現,和這些孩子的家庭環境分不開,他們中有52%出生于單親家庭,缺乏來自父親一方強有力的主持和關愛;在充斥著暴力和犯罪的社區上著質量低劣的學校,老師對他們惡言相向,同學之間缺乏友情。
商業智慧的力量
“我最好的導師是我的父親。”74歲的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CEO沃倫·巴菲特說。50多年前,當雄心勃勃的巴菲特從耶魯大學畢業時,他的富商父親并沒有收留他,而是把他趕到了社會上。頭幾年,巴菲特遍嘗艱辛,一事無成。好不容易把一家小公司的經營弄上軌道,結果公司倒閉了。就在他幾乎要絕望時,他的父親召回了他,并決定把自己的公司交給他。巴菲特萬分吃驚,不知父親為何垂青一敗涂地的自己。老巴菲特告訴他,你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自大狂妄的毛頭小子了,失敗讓你學會了很多東西,它是一個商人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