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企業主相比,職業經理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職業化。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化表現要以其所具備的職業素質來支撐, 包括以下十個方面:
一、職業經理人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遵守業內公認的規范和要求
被著名的中歐管理學院稱為中國職業經理人代表的王惟尊及其他十余位職業經理人在加盟民營企業廣西噴施寶集團有限公司后,發現噴施寶為了引資,竟作了高達上億元的假賬。發現假賬后,王惟尊認為:“作為職業經理人,必須對各股東平等負責,野村(噴施寶新股東,此次引資對象)有權知道此事。”王惟尊堅守了一個職業經理人應有的職業操守,體現了職業經理人的獨立價值。
二、職業經理人應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企業高度忠誠
婷美集團董事長周楓在引入職業經理人趙強時,提出了“事業經理人”的概念。周楓之所以把“職業”改成“事業”,就是想強化雙方的事業紐帶,讓經理人脫離一種“高級打工仔”的心態,把原有的上下級關系模糊成一種合伙人關系,激發經理人與企業共存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職業經理人應具備一定的感召力,能夠凝聚人心
職業經理人的人格魅力仍然是影響整個管理團隊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職業經理人這個頭帶好了,才會帶出一個好的管理團隊。
四、職業經理人應具備很強的執行能力
企業的投資者將自己部分的權利及責任委任給管理者,由管理者代替他執行自己想要進行的工作。職業經理人作為被委托人,在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企業內部,關注本部門、分公司的日常工作是否將企業的發展戰略不折不扣地執行了;本部門的工作是否滿足了客戶或者后續部門的需求;是否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優勢等等。
五、職業經理人應具有戰略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能力
企業戰略的實質在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職業經理人要親自主持企業戰略規劃設計,而不是讓下屬越俎代庖,要準確把握外部經營環境現狀及對未來變化準確預測,對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經常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制定在復雜多變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一系列戰略。
六、職業經理人應具備洞察市場、捕捉商機的經營能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能占據市場誰就獲得了成功,而占據市場的前提是洞察市場,捕捉商機。比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瑞士鐘表產業雖早已掌握電子表生產技術,但未能及時開發出產品而坐失良機,致使七十年代有幾百家鐘表廠被迫倒閉。相反,日本的精工等公司由于準確地把握了國際市場環境,捕捉了商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
七、職業經理人應具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職業經理人應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及相關技能、相關財務制度和法規;熟知投資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家有關宏觀政策及經濟法規;充分發揮資金的作用并控制好財務風險。
八、職業經理人應具有識才、用才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作為職業經理人,要樹立人本意識,充分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現和挖掘人的潛質并加以培養和使用,使員工的個人發展和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九、職業經理人要有營造和諧氣氛、創造蓬勃向上企業文化的能力
企業獨有的企業文化和團隊精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職業經理人的個人風格有關。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都有營造和諧的企業內部氛圍,創造蓬勃向上企業文化的能力。
十、職業經理人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
任何管理活動都是在特定的場合下對特定的業務活動及執行這種業務活動的人的管理,都有其業務方面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