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UT斯達康來講,我們不能被華爾街牽著鼻子走,因為我們的絕大部分市場在中國,這里不可能有暴利。在這里要做好公司既需要有創新的激情,又需要有戰略的理性。
——吳鷹
在2004年歲末的歐美同學會上, 吳鷹的周圍總是圍繞著許多相熟的老朋友或者陌生的仰慕者。還是一臉濃密的絡腮胡子的吳鷹,耐心地應酬著這熱鬧的場面。他一邊面對著某公司年輕經理的業務推介,一邊回應著《董事會》雜志的采訪。
在扼要的闡述中,吳鷹透露,2005年將是UT斯達康的轉軌之年,關鍵之年。
“小靈通”漸行漸遠
可以說,沒有小靈通就沒有現在的UT斯達康。但是,吳鷹透露,2005年,主打產品小靈通對公司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減少,小靈通在業務中所占比重將下降到50%以下。
有人曾將小靈通稱為一場豪賭,UT斯達康高層對此堅決否認。他們說,當年是經過市場調查和深思熟慮后,才選擇小靈通作為主打產品的。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小靈通成功地脫離被封殺的厄運無疑得益于吳鷹擅長的政府公關。不過,吳說:“最重要的力量是市場,中國老百姓確實有需求。”
1995年,UT斯達康以經營接入網為主業,但是那時UT斯達康的創業者們正在考慮用一種低成本的無線技術產品取代銅線,進而讓固定電話變為無線電話。盡管中國電信主管部門對此猶豫不決,最后政府力量還是讓位于市場需求。這一點讓放棄小靈通的華為后悔莫及。事實上,政府限制進入,別人就會猶豫。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如今,UT斯達康作為國際軟交換組織的發起人,已將軟交換技術成功應用于iPAS、mSwitch、3G等很多產品,占全球商用軟交換產品市場份額第一,并增強了UT斯達康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無論對小靈通有多大的感情,也無論小靈通做出了多大的貢獻,UT斯達康都在堅定地拓展另一個商業空間。
在2004年10月的“北京國際通信展”上,曾經無限風光的“小靈通”被擺在UT斯達康展臺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相反,寬帶、軟交換、光傳輸、3G、IPTV、家庭私網和多種手機,分門別類地擺放在顯要位置上。這意味著UT斯達康已不是“小靈通”公司。
吳鷹透露,UT斯達康將在今后大力推出“具有革命性”的“IPTV視頻點播系統”。這種家庭視頻點播系統可以隨時選擇任何已經或正在播出的電視節目,解決了“移時”看節目的難題。這是UT斯達康自主研發的“流媒體技術”的產品,是繼小靈通之后,UT斯達康又一個突出的新增長點。與小靈通一樣——它是消費者用得起的寬帶應用。這一系統已經被日本客戶所采用。
世界級的電信企業
吳鷹說:“曾經大家有個夢,就是要做世界級的電信企業。”
當談到國際化問題時,UT斯達康的高層認為,公司創建伊始就十分國際化,而現在只不過是更注重開拓中國以外的市場而已。即使如此,UT斯達康的國際化過程,還是有別于其他中國企業。
UT斯達康的總部設在美國,并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是,這家公司的發展壯大卻是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經過幾年時間,公司越來越傾向于擴大非中國市場的份額。
與別的企業不同的是,UT斯達康在國際化戰略上采取了收購與兼并,拓展海外市場以及國內外研發組合等方式。
在收購與兼并方面,UT斯達康目標明確:增加產品領域。2003年3月以后,UT斯達康先后收購了COMMWORKS及韓國現代系統通信(HYUNDAI SYSCOMM)公司、加拿大TELOS科技公司。2004年6月,公司以1.6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AUDIOVOX的移動業務。這些收購的目的在于構建一個完整的CDMA解決方案。2004年3月,UT斯達康與高通就專利問題簽署了商用許可協議。這樣,從核心網、基站、終端以及專利,UT斯達康從體系架構上開始迎接3G時代。
在銷售渠道上,UT斯達康更注重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公司史無前例地把2004年定為國際化年,全年業績為30億美元,其中海外營業額達6億美元。與其他國內通信設備商比,UT斯達康的優勢是在短時間內進入了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而不像中興、華為那樣更注重發展中國家。2004年9月23日,UT斯達康與日本電信簽訂價值2.9億美金的iAN8000綜合接入設備合同。此前,UT斯達康已在日本獲得2億多美金的銷售額。吳鷹希望,2005年的海外營業額能達到20億美元,占其總營業額的四成以上。
在研發方面,UT斯達康的國際化兼顧國內外優勢。與國內企業相比,UT斯達康在國際上有很強的技術橋頭堡。與外企比,他又因生產和研發基地在中國,具有了成本優勢。由于融合了國際人才,公司因而更富有開放的企業文化。UT斯達康高級副總裁Jerrry Soloway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了28年,并在通信和電腦圖形技術領域擁有7項專利。現任UT斯達康深圳研究中心總經理的陳錫源雖是香港人,但在加拿大從事了10余年的軟件設計和管理工作。首席財務官Mike Sophie對公司財務管理的貢獻則有目共睹。
綢繆精密之后,UT斯達康將積極面對2005年這個關鍵的轉軌之年。
吳鷹小傳
吳鷹,1959年7月生于北京,1982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無線電通信專業,1985年進入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1987年加入美國ATT貝爾實驗室,任高級研究員、項目主管。1991年創辦斯達康公司(Starcom)。1992年回國創業。1995年Starcom與Unitech公司合并成立UT斯達康公司后,吳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執行副總裁及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截至2003年,UT斯達康在中國擁有3000萬小靈通用戶。在2001年《福布斯》雜志評選的中國最富有的50名企業家中,吳鷹名列第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