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與中國一水之隔,兩國的友好往來的歷史源遠流長,日本的許多風俗習慣都可以從中國找到根。日本人對中國的文化表現出一種特有的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雖與中國的習俗有諸多相近之處,但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到日本從事商務活動,千萬不要按中國的某些習俗去想當然辦事,而要事先搞清楚,再入鄉隨俗。否則,因習俗和禮儀的不同將會給您的商務活動造成一些誤會,影響你與對方的合作。
日本人愛喝酒,常常也同中國一樣“無酒不成席”。但日本人的敬酒方式卻同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是相互碰杯,而且敬酒的一方要先干為敬。日本人則不同,敬酒方手持酒瓶,不斷地為對方斟滿酒,他卻不喝。而且為了表示誠意,往往要跪在被敬者面前,低頭鞠躬表示敬意,直到對方被他灌醉。
日本人也愛喝茶。但他們飲茶從不直接將茶葉放入茶杯中沖,而是放在一個帶過濾網的小茶壺里。斟茶時不像中國那樣一次斟滿,而是以半杯為敬,并且一般不再續茶。這常使喝慣大碗茶的中國人感到難以解渴和別扭。
日本人吸煙,從來都是各吸各的,不像中國的煙民,喜歡互相敬煙。因為日本人認為每個人喜歡的香煙品牌、品味都不盡相同,不必強迫別人吸自己喜歡的煙。
送禮在日本商務交往中也很風行,這種禮儀既是歷史的遺風,又被賦予了時代新意。在商務活動中送一件禮物,即使是小小的紀念品給日本朋友,他都會銘記心中,因為這不但表明你的誠意,而且說明你們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務的界限,你重視了他的面子。不過,日本人不喜歡在禮品包裝上系蝴蝶結,用紅色的彩帶包扎禮品象征身體健康。此外,不要給日本人送帶有動物形象的禮品、梳子和不完整的中國書法篆刻印章。
“愛面子”是日本人的共性,它是一個人榮譽的記錄,又是自信的源泉,情面會強烈地影響日本人的一切,一句有傷面子的言語,一個有礙榮譽的動作,都會使你的商務努力陷入僵局。“面子”是日本人最重視的東西,因此,與日本人做生意和日常相處應牢記給對方面子,這樣將會對你的商務活動大有裨益。
和日本人做生意或者打交道,必須要“有一套”,因為日本人堅信“優勝劣汰”的法則。他們不會同情弱者,而是尊敬強者。在合作和商務活動中,如果你不能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他們就認為你缺乏誠意而拒絕下一步的談判或合作。
日本人辦事顯得慢條斯理,對自己的感情常加以掩飾,不易流露。他們不喜歡對抗性和針對性的言行,也不接受急躁的辦事風格。所以,在與日本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缺乏耐性和沉穩的性格,沖動而草率的舉止都會嚴重影響你和對方的生意。
雖然內斂含蓄,謙恭有禮,但日本人天生就喜歡掌控別人,尤其是他們認為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因此在和他們進行商務活動時,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自身能力越強,實力越雄厚,對方越尊重你,成交和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否則很容易被對方掌控或者失去主動。
日本人的嚴謹態度是舉世公認的,參加各種活動都非常守時。在正式活動場合,男士一般都西裝革履,女士也應鄭重其事,梳妝打扮。穿著邋遢,不修邊幅等注定你會失去對方對你的信任和應該到手的合同。
日本人也講“黃道吉日”,日本日歷在日期旁常印有“大安”、 “友引”、“先勝”、“赤口”、“先負”、“佛滅”等字樣,表示吉兇日,稱其為“六曜”。其中“大安”即為黃道吉日;“友引”就是火葬場休息的日子;“先勝”意為先到者勝,所以該日做什么事情都要爭速度;而“先負”則正相反,這一天干什么都力爭慢半拍;“赤口”之日一早一晚為兇,而從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為吉;“佛滅”則為大兇之日,在日本,如無特別緊要之事,一般不要選擇“佛滅”之日辦理重要事宜,尤其是簽約或者剪彩等商務活動。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到日本開展商務活動,以春季和秋季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