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市自20世紀70年代末起,率先成為全國最負盛名的服裝市場之一。目前,石獅市積極調整服裝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打造國際性產業航母。石獅服裝城成為石獅特色產業的重要載體。
從“貿工”城市轉型“工貿”城市
石獅市從“貿工”城市轉型“工貿”城市,最大的收益就是形成一條在國內相當有影響的服裝產業鏈,主要經過了三個階段。
一是通過貿易市場推動加工生產。受供求關系影響,石獅許多人開始創辦家庭作坊,形成“前店后廠”的服裝生產格局,通過“三來一補”和開辦“三資”企業,石獅家家戶戶辦起了服裝廠,逐步形成規模化的服裝產業。
二是通過成衣加工廠集聚生產要素,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由于服裝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紡織、輔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吸引了與服裝相關的產業生產要素的集聚,從而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三是通過產業集群的提升,形成完整紡織服裝產業鏈。
積極打造特色產業鏈
石獅服裝產業鏈涵蓋紡織、漂染、成衣加工生產、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相關企業達5000多家,從業人員20多萬人。2004年,石獅市生產總值142.5億元,同比增長16.8%。
從原料工業看,石獅及周邊地區有近千家紡織企業,各類織機1萬多臺,針織大圓機6千多臺,針織布年產量達20萬噸;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無梭機8千多臺;年產無梭織布6億多米。
從成衣加工生產看,以石獅為中心的泉州紡織服裝區域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
從服裝輔料配套來看,從服裝所需的拉鏈、商標、襯布、鈕扣、縫紉線、電腦繡花、織帶、下蘭等輔料都可以在石獅地區進行生產和配套銷售。各種服裝要素市場在石獅配套齊全。
啟動產業升級新載體
石獅服裝城是石獅推動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總體戰略目標是建設國際性服裝物流配送中心、亞洲最大的服裝專業市場。服裝城總投資15億元,總用地面積1110畝,服裝城總建筑面積60多萬平方米。與國內外其他著名服裝專業市場相比,石獅服裝城的建設和運作具有八大優勢:
優越的區位條件。石獅市地處閩南金三角,是海峽西岸繁榮帶經濟最活躍區域。石獅服裝城所在的石獅城區南部,共有面料市場、輔料市場、縫制設備市場等多個專業市場,共同構成南洋路紡織服裝商貿繁榮帶。
發達的產業基礎。石獅及其周邊地區是東南沿海紡織服裝生產基地、貿易中心和集散地,周邊巨大的紡織服裝生產集群,是石獅服裝城貿易興旺發達的基本保障。
成熟的商業網絡。石獅以“小城市、大網絡”著稱,經過十幾年的商業運營,已形成“連接全國、溝通世界”的商流、物流網絡,高效率的全球化商務網絡將確保石獅服裝城商貿活動暢通九州,通達四海。
有效的組織保障。服裝城的建設和經營擁有高效的領導組織機構和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主導、業界攜手、市場化運作”的創新模式,將為石獅服裝城建設運營提供有效的組織保障。
優惠的政策措施。服裝城項目的建設和運作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項目將借助石獅作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優勢,為入住的經營商及客商提供多項優惠促進支持措施,石獅服裝城將成為財富的發動機。
標志性商業建筑。服裝城建筑設計造型創新、理念創新,充分考慮現代城市的功能需要及專業市場的營運特點,融合時尚新元素,將成為城市商業標志性建筑,塑造出中國服裝城新形象,集聚產業資源,帶動紡織服裝支柱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完備的配套服務。服裝城堅持“管理與服務融為一體”,將建成集貿易、會展、物流、綜合服務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商業社區,同時在服裝城周邊還配有服裝檢驗檢測、海關報驗、儲運配送、服裝研發、設計、營銷人才培訓等中心,以完備的配套服務提升石獅服裝城的商業競爭力。
巨大的升值潛力。服裝城充分發揮閩東南紡織業的產業優勢、區位知名度優勢,打造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大型現代商貿城,由于項目采取分期建設、滾動開發的方式,在項目進入穩定運行、持續發展階段后,服裝城商鋪升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