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企業的CEO等職業經理人來說,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是一個多事之秋。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或是主動跳槽,或是被動離職。先是雅虎中國總裁周鴻一的請辭,后是思科中國杜家濱的調離,再有APPLE中國區高層的集體被辭退……這種種跡象都在表明,職業經理人的位置不太安穩。
8月23日,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eBay宣布,委任吳世雄為eBay易趣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eBay易趣的運營和戰略決策。據悉,吳世雄將于9月底前往上海就任新職。而吳現在卻在任微軟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聯想起此前從微軟跳槽到Google的李開復,以及到趨勢科技走馬上任的葉偉倫,微軟幾乎成了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培養基地。
最讓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前不久還聲稱不會離開思科中國的思科中國區總裁杜家濱,卻在8月初被調任思科亞太區副總裁。
是感慨,是無奈?而這反反復復的跳槽或解職的背后因素又是什么呢?
作為前程無憂獵頭總監的著名獵頭顧問張東揚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多公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架構,隨著架構的調整,人事的調整自然是難免的事情。另外,品牌公司對高層的能力和業績要求很高,如果身在其位,卻沒有使公司的業績不斷上升,或是讓公司的市場占有額有喪失的跡象,這些都說明職業經理人的業務發展步伐與公司的業務發展、市場的發展腳步不能相一致,公司就會做出換人的決定。
有資料顯示,目前在國內,不僅僅是職業經理人在頻繁跳槽,即使是中層管理者跳槽的頻率,在國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這是因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很好,而國內本土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儲備不合理,常常處于短缺的局面,一旦有人想成立新公司或新行業的誕生,都需要大量有某項專業技術經驗的人才加入,要吸引這些人,就必須采取“挖”的手段,有人要“挖”,自然有人愿意走。
曾在畢馬威咨詢公司工作10多年的國內知名人力資源培訓專家姜寧禹認為,中國職業經理人頻繁跳槽主要因為他們主觀上想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期望新的雇主能提供更為理想、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據保圣那企管顧問公司調查,員工離職的真正原因主要有:尋求工作生涯突破,期望擔任更重要工作職務;與主管的管理風格不合;公司內部制度混亂;不滿意公司的薪資及福利;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等等。其中,“與主管的管理風格不合的問題”最為嚴重,感受也特別強烈。
在姜寧禹看來,真正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在心態上將自己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綁在一起,靠努力、堅持、創造與貢獻為自己贏得發展機會。美國紐約市幾年前針對各個行業的頂尖3%成功人士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他們共同選擇的一項心態是“自我雇用”的態度。這種心態導致他們積極的行為——忠誠、敬業、沒被告知卻在做著恰當的事情、承擔起責任、獨立及堅決鄙視“公司的一百元錢≤自己的一元錢”的行為。
看來,我們的CEO們要想真正走向成功,其腳下的路依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