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玲

5月之后,在突如其來宣布購并后又歸于沉寂數月的Infor公司,開始慢慢有消息付諸于國內媒體的報端。之前預計于4月中旬完成的整合如約結果。收購MAPICS之后幾個月的過渡期,對于Infor公司的意義,不僅僅是對一項新收購的善后,對于亞太和中國市場來講,更是逐漸讓企業了解和接受的一個緩沖。通過MAPICS這個橋梁,Infor一步跨過重洋,免去了之前諸多的耕耘之苦,列隊亞太及中國中型制造企業市場主要收獲者之列。
這場結果于甲骨文收購仁科之后的收購,雖在北美市場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于亞太和中國市場,因為Infor這個名字的陌生和甲骨文“搶婚”的參照,并沒有被過多渲染。然而,緣于之前Symix收購Frontstep,隨后又被MAPICS歸于囊中的記憶尚止于短短兩年,加之MAPICS在亞太和中國市場的影響力,這場收購也著實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而事實上,真正搶眼的并不只是這場友好的收購。Infor公司在收購MAPICS之前已經進行了大大小小12次的并購,而對MAPICS的收購也最終將這個于2001年成立的年輕公司成就為最大的專注于制造和分銷行業的全球軟件供應商。并在短短的三四年之后越過業界諸多前輩,捷足先登,迅速躋身于全球軟件企業前10之列。Infor主席兼CEO Jim Schaper曾在收購完成后的首次媒體發布會上強調, Infor的業務模式是一個行業專注的軟件的“組裝者”,而不是一個“裝載者”,意即Infor的收購不是出于財務的考慮,而是在于結合Infor和被購方的長項,于產品上進行整合。這也是Infor收購區別于其他軟件廠商收購的最大不同。而這種特點,在Infor收購MAPICS上有著明顯的表象。
技術互補:
演譯1+1>2的奇跡
如同業界諸多收購之后引發的整合疑問一樣,Infor收購MAPICS也同樣招致了不少的拷問。Symix收購Frontstep并改名為Frontstep,而后MAPICS收購Frontstep,使得不少亞太和中國的老用戶,從之前面對Symix到Frontstep再到接受MAPICS,雖然這一路過來并沒有太大的波折,但面對如今尚為陌生的Infor,這次收購會不會像之前一樣平穩過渡,這是整合過程中Infor必須面對的問題。另外,雖然這場收購以友好結果,但整合過程中如何維系客戶的信心,避免客戶流失的隱患,也使得這個平靜的整合過程略顯沉重。
2005年6月,就在完成收購MAPICS的短短兩個月之后,Infor公司就推出了新的軟件開發環境Corestone,Corestone的第一個版本功能包括一個客戶端、瀏覽器和數據字典。這些功能的修訂和其他功能將包括在2006年第三季度發布的第三版中。第三版還將包括一個主數據應用系統CoreITEM,按照Infor公司的期望值,到2006年的第四個自然季度,Corestone的第四個版本將最終面世,隨后將在Infor的用戶群中獲得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這個舉動傳遞給業界的訊息是,Infor的收購并不是讓公司轉移到即有的軟件平臺,其理念是使得收購回來的系統以及Infor可能開發的系統支持基于標準的、開放的步驟。這個結果使業界訝異的并不是整合的速度而是整合的內容。而參加會議的客戶表示他們已經了解了Corestone的基本原理并且很喜歡它。“我喜歡這個概念,”Barry-Wehmiller公司的CIO Craig Hergenroether說。“我贊賞他們的愿景。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我喜歡它出現在像Infor這樣不斷收購產品的公司。如果他們成功,就有機會不孤立任何產品。”
正如已化身為Infor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經理的伍家銘談到的那樣,Infor的收購之所以能夠發揮出最大潛能,關鍵點是Infor整合的理念使得合并之后的兩個公司能夠擁有大于兩個個體的能力。對于這一點,Schaper也曾有過精確的表述,即Infor不會進行平行的收購。

20世紀70年代脫胎于IBM的MAPICS在制造業已經有了26年的積累。這26年間,MAPICS于產品研發上的不斷完善和在不斷實踐中的積累,已經使得其在中型制造業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對Frontstep的收購,又使得其在制造業解決方案的完善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補充上邁上了一個不小的臺階。這些作為和沉淀為MAPICS贏得了諸多的認可和殊榮,成為其在中型制造業領域一路坦途的強勁東風。Infor公司主席兼CEO Jim Schaper在宣布收購時再一次肯定了MAPICS的價值:“MAPICS是一家令人尊敬的ERP公司,具有20多年服務于制造業企業的長期經驗,合并后的公司在規模和資源上將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對現有客戶將會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線和更加到位的產品研發,保證他們在未來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客戶將大大受惠于我們在制造及分銷行業的專注和我們國際化團隊的專業水平。”
而誕生于另外一個世紀的Infor公司在之前一系列的收購之后,僅用3年的時間就發展成了專注于垂直行業的、給制造業及分銷行業提供企業級管理方案的重量級供應商。其在產品研發上的突出和在資本市場上的成熟,使得之前MAPICS公司總裁兼CEO Dick Cook對這場并購寄予厚望:“產業整合正在不斷加劇,MAPICS必須與更大的公司進行整合才能保證我們客戶的持續成功。我們過去的策略也是在不斷并購其他公司中得到發展壯大,今天我們有機會成為更大一家公司的一員來回報我們股東和客戶的利益是一項務實和正確的決定。”
在Corestone的發布會上,Infor的首席技術官兼市場高級副總裁Tom Lynch說,包括通用客戶端框架的Corestone的交付,將為所有Infor產品提供公共的用戶界面、導航方法和信息標準。這個環境同時提供獨立的數據庫和可以重復使用的部件。而這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收購完成之后,Infor i系列ERP系統XPPS以前是采用的RPG語言,現在收購獲得了一個新的客戶端界面和功能強大的MES(制造執行系統)。
市場拓展:先收后種
Infor公司如同之前Symix一樣,也是收購完成之后易名,以被購方的名號出現。收購MAPICS成行之后,Infor高層曾開玩笑談到,如果早一點收購MAPICS,公司的名稱很可能就叫MAPICS而不是Infor了。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也由此可見Infor對于MAPICS青睞已久。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技術上的先進和完善,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MAPICS于亞太區市場的客戶群和聲譽。

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的MAPICS以其適用于中型制造企業的解決方案和理念,先入為主贏得了不小的市場。之后的收購,又使得實力和名氣迅速攀升的MAPICS一路所向披靡,在中國市場上分得了不小的份額。相形之下,Infor在亞太和中國市場上的作為就遜色了很多。在收購MAPICS之前,Infor在亞太和中國市場的拓展主要借助渠道的力量,其在亞太區的掌門人是一個主要扮演渠道協調角色的外國人。這使得Infor諸多的解決方案在中國偌大的市場潛力面前很難施展。
而收購成行之后,MAPICS中國直接化身為Infor中國,其完善的組織結構、渠道以及成熟的客戶群都將直接成為Infor的資源。原來依賴渠道在亞太及中國延伸的Infor,全盤收獲了MAPICS近10年在亞太及中國市場耕耘的果實。而這對于Infor在中國的為數不多的客戶來講,更是直接的受益者。之前,由于Infor的總部在美國,服務和支持相對來講會有一些難盡人意的地方,但現在Infor中國的設立,為當地客戶求得更直接的支持服務提供了支撐。這無疑也為Infor整合MAPICS市場和Infor原有客戶,并在此基礎上謀得更大市場開辟了一條坦途。
整合之后,Infor明確了通過最近收購的MAPICS、Lilly軟件和Mercia軟件的資源與人員擴展在亞太地區業務的方向。而此時,在亞太市場,Infor已經以最大的專注于向制造和分銷行業的客戶提供集成企業方案的全球軟件供應商的面目出現。并在兩家公司原有的銷售和客服網絡的基礎上,明顯加深了亞太市場現有銷售網絡的力度并開發了新的分銷渠道。
而除了之前MAPICS的制造業解決方案和Lilly分銷行業的解決方案之外,Infor下一步在中國的著墨點將增加汽車行業解決方案。與GrapeCity聯手參與第二屆亞太區汽車制造、物流以及采購年會,是Infor強勢出擊亞太區汽車行業的首個動作。SupplyWEB(r)是Infor的汽車供應鏈零配件管理解決方案,GrapeCity與Infor結盟之后,該方案已通過GrapeCity在國內的銷售及顧問團隊,開始為中國汽車企業解決供應鏈管理問題。Infor公司的SupplyWEB(r)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完整的汽車供應鏈系統,它基于Web開發,能夠同任何ERP系統無縫整合,可以幫助中國的汽車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優化其漫長的供應鏈,實現精益生產,減少工作負荷,最大程度地節省庫存、持有成本和額外運費成本,提供精確的商業數據用于決策支持,并提高供應商及時交貨能力,從而顯著提高整個汽車供應鏈的效益。SupplyWEB(r)已被全球供應商的超過30,000注冊用戶所采用。而Infor汽車行業解決方案從底層做起的特點,以及全球汽車配件企業排名前150家中60%,前25名中14家用戶均為Infor成功案例的鋪墊,無疑會成為Infor后來居上的殺手锏。
短短4年坐上全球排名第六的交椅,是收購迅速成就了Infor今天的規模。在收購MAPICS之后不久,Infor主席兼CEO Jim Schaper明確表示供應鏈市場將是Infor目標清單上的下一個。“我們最優先的合并與收購將在供應鏈領域,我們將繼續深挖供應鏈的行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