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發布節水技術政策大綱
日前,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會同水利部、建設部和農業部首次組織制定并發布了《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大綱》提出了我國目前至2010年的節水技術發展方向,明確了近幾年大力推廣的節水技術,并闡述了相關的保障措施。《大綱》的發布對各地區、各行業編制節水發展規劃,推動成熟的、先進的節水技術與工藝,限制和淘汰落后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引導節水技術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資方向以及制定節約用水標準和規范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緩解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完善能源計量法規和標準
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研究制定了《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10年底,我國能源計量的政策、法規和標準將不斷完善并得到有效實施,部分企業能源計量薄弱和嚴重浪費能源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能源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有明顯提高。《意見》提出建立能源計量工作責任制,開展對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檢查,并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設備的質量和水平。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通過頒發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型式批準、組織后續監督抽查等手段,強化對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儀器儀表的監督管理;要盡快建立新型能源計量儀表的計量標準、校準裝置,制定相應的技術規范,擴大能源計量儀表的檢定校準覆蓋范圍,保證能源計量儀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據和途徑。
中國將建立國家水權制度
《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國家水權制度是涵蓋水資源國家所有,用水戶依法取得、使用和轉讓等一整套水資源權屬管理的制度體系,水權制度的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節水型社會建設主要是通過建設國家水權制度,明確水資源宏觀分配指標和微觀取水定額指標。據預計,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出現用水高峰,屆時用水總量達到上限,水資源供需矛盾將十分突出。
煤炭資源稅計征辦法將修改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我國將修改煤炭資源稅計征辦法,從以產量和銷售收入為基數計征,改為以資源儲量為基數計征,并在條件成熟時實施。同時要積極探索多種激勵約束機制,促使煤炭企業節約煤炭資源。健全煤炭生產企業資源儲量管理機構,落實儲量管理責任,完善煤炭儲量管理檔案和制度,嚴格執行生產技術和管理規程。
中國軍隊開展資源節約工作
中央軍委批轉的《總后勤部關于大力加強軍隊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中,要求全軍部隊充分認識做好資源節約工作、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努力使軍隊的資源節約工作走在全社會前列。《意見》就近期資源節約工作的主要任務作了明確規定,包括進一步抓好節約用油,嚴格執行油料供應標準制度,合理控制飛機、艦艇用油,從嚴控制乘坐車用油等多項節能措施。
八大行業能耗超出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8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鋼、水泥、約和紙板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45%、120%。中國節能協會常務理事莫志祿指出,企業要利用先進的節電產品、裝置,系統地節能降耗。
中國需要系統的能源戰略
有關專家指出,面對能源瓶頸,中國需要出臺一部著眼長遠的國家能源戰略。該戰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一、來源地和產品要多元化,不但要分化能源(其中主要是石油)的進口地,而且還須使得能源產品多元化。確定參與境外油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基本戰略,其中包括參與或獨家開發境外油氣田,以及并購海外石油企業等。二、確定合理開發、利用本國資源的基本策略。三、確定節能的基本國策。四、確定大量開發可替代能源的策略,包括太陽能、核能、風能和可燃氫等。五、恢復能源部,將目前的能源工作領導小組擴展成能源工作委員會,統籌各能源部門和國防、外交和經濟其他部門。
節約型產品消費大有可為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大地認為,目前在消費文化、消費心理、消費取向上存在誤區,出現了即便在許多發達國家也并不普遍的一些消費行為,盲目把發達國家少數富人宣揚的東西拿來作為時尚。他指出,節約型消費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支點,是有著較高生活水平而又不浪費的消費模式。從住房、汽車、家電,到小日用品,都有可觀的節約型消費空間。必須著重優化消費結構,合理引導消費方式,在消費領域全面推廣和普及節約技術,鼓勵消費者選擇能源資源節約型產品。
科學施肥節約煤
專家指出,我國氮肥利用率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不能合理科學施肥主要表現為用肥過量,“用肥越多,收成越好”的想法在農民中還廣泛存在。施肥不當既降低了肥效,又增加了農民種田的成本,更為嚴重的是給資源造成了極大浪費。如果做到科學合理施肥,僅氮肥一項,我國一年可節省22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節約”了一個半的淮北煤礦。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文善指出,通過引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展生態農業,增加肥料產品技術含量,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大幅度提高我國化肥利用率,不僅可以解決國內化肥市場供應緊張、化肥價格不斷上漲的問題,還有利于節約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飯店業節能81條》出臺
中國飯店協會日前發布《飯店業節能81條》,倡導飯店業有效節能,推進國家級綠色飯店的全面創建。《飯店業節能81條》明確要求,飯店各主要部門要分別確定能耗定額;加大節能設備的更新改造力度,積極推進變頻、光控技術的使用;嚴格執行夏季空調室內溫度最低標準;積極使用節能燈具。飯店要大力推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逐步減少客房內的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取消餐廳一次性木筷子;加強物品的循環使用。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說,目前全國有近30萬家飯店、300多萬家餐館,如果這些飯店和餐館都能認真實施《飯店業節能81條》,不僅降低企業能源成本,并逐步形成與建立科學的企業能源管理體系。
鋼鐵業重點推廣節能技術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指出,目前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廣的六項節能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推廣使用新技術,提高能源的一次使用效率和能源二次回收利用率,使企業力爭做到“不買電、不買油、只買煤”。
節水型社會試點縣節水經驗
全國節水型社會試點縣之一的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了地下水灌區農業自主節水的新路子。他們對農村用水戶進行總量和定額全過程雙控制,節水效果明顯。他們的主要經驗是:明晰水權,促進農民用水觀念轉變;建立協會,實現群眾用水自我管理;建立節獎超罰機制,促進農民自覺節水。如今在桃城區,種什么作物,怎樣能節水,成了農民重點考慮的問題。去年,種高村小麥造墑時,全村節灌設施使用率約達70%,今年澆返青水時達到了100%。全村1414畝耕地年可節約用水5萬噸,折合資金3萬多元。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節約居首
日前,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已經國務院正式批復,為全國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規劃修編中,他們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在加強集約和節約用地、加強水資源節約與科學利用、節約能源以及城市近期建設重點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要求。
南京為公務員節約定細則
南京市日前下發了《關于在市級機關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意見》,從水、電、氣到紙和筆,詳細規定了機關干部該如何節約。如公共區域的照明燈安裝自動控制開關,防止“長明燈”現象;試行辦公經費和辦公用品包干制度,要求盡量在電子媒體上修改文稿,提倡雙面用紙,重視對使用過的信封、復印紙進行再利用;盡可能使用鋼筆書寫,減少一次性簽字筆的使用量等等。
天津市婦聯倡議建設“節約型家庭”
近日,天津市婦聯就建設節約型社會向全市婦女發出倡議。倡議有三個部分:一是要弘揚傳統美德,增強節約和環保意識。二是要發揮婦女優勢,在家庭和社會中倡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充分發揮影響和帶動作用。三是要積極行動起來,把創建“節約型家庭”、“環保型家庭”融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偉大實踐中。
武漢出臺建設節約型社會實施方案
武漢市日前出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實施方案,確定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等5項重點工作,并將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據介紹,武漢市將瞄準鋼鐵、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狠抓企業節能;今年11月起全面推廣車用乙醇汽油,以推進交通運輸和農業機械節能;新建建筑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適時提高到節能65%;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促進高效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在農村地區推廣太陽能利用,大力發展沼氣工程。
媒體關注節約
《半月談》:誰妨礙了我們節約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熱潮正在席卷中華大地。然而,環顧四周,高消耗、高污染、奢侈、浪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依然比比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是憂患意識淡薄,眾多資源的嚴重短缺與驚人浪費并存;二是政策失范,節能受抑。最典型的就是小排量轎車。在目前油價不斷高漲的情況下,本應受到歡迎的節能和環保模范的小排量汽車,卻在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受到土政策的限制。三是法規不全,執法無力。比如我國早從1996年就頒布了建筑節能的強制性標準,但是至今,執行了這一標準的新建建筑還不到10%,相關部門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消費日報》:用制度使政府優先垂范節約消費
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無疑是舉足輕重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員周宏春就認為政府的決策失誤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資源浪費。比如珠三角地區在彈丸之地造了5個國際機場,很多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大廣場,寬馬路和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浪費了許多資源,不符合自然規律,也不符合經濟規律。周宏春認為,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最重要的是機制問題,必須用正確合理的機制來約束政府,才能充分發揮政府自身的表率作用,在節約能源資源方面處處先行一步。
《中國改革報》:“能源危機”為何難“解”西服領帶
當短袖襯衣、T恤帶動的“清涼政務”送來絲絲涼意之時,許多商務人士卻依然是西裝革履全副武裝,而為了滿足這些商務人士的需求,許多高檔寫字樓和星級酒店也不得不在炎炎烈日下把空調開到讓人瑟瑟發抖的地步。節能運動為何難解商務人士的西服領帶呢?其實很多商務人士也不愿意在盛夏如此全副武裝,只是受傳統的商務觀念所阻礙。如今在中央的節能倡議下,以往同樣是西服革履的政府官員已經脫下了西服領帶,一向走在時代前列的商務人士,為什么就不能體驗一下“清涼商務”的瀟灑呢?
《經濟日報》:節水大有可為,步伐尚需加快
石家莊是全國嚴重的資源性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7,在這里,節約用水早已經被視為經濟發展的真諦。在工業方面,石家莊通過推行循環水系統和節水型用具,已經把萬元產值取水量降到41立方米,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則提高到89%。農業方面,節水灌溉項目的推廣讓石家莊節水4.5億立方米,直接經濟效益達10億多元。不過在成績面前,也有嚴峻的問題:河北省因為供水管網“跑冒滴漏”一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管網改造仍需提速。
《中國財經報》:節約新規≠獎勵錯誤
有消息說:某省會城市為了控制機關用水用電,正在考慮制定各部門水電使用的最高限額,如果超過限額,單位受罰,要是節約的話就歸自己。中國財經報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質疑。文章說:“節約歸己”真是一種奇怪的邏輯,就好像學校里有幾個老是砸玻璃的淘氣包,因為他少砸了幾塊玻璃,校方就決定按玻璃的價格給予獎勵。這幾年,有些單位在制定相關制度規定的過程中經常是有意無意的在肯定錯誤,獎勵錯誤。用調動個人私欲的方法來提高節約的積極性,表面是有利于一時的經費控制,損害的卻是黨和人民政府的威信。
《深圳商報》:每戶家庭一年可省上千度電
電視機關機不關電源,電腦和打印機待機過夜,飲水機常年恒溫……日常生活中,類似現象比比皆是,如果一個家庭能夠從這些小事下手,養成“隨手關燈,人走電斷”的良好習慣,一年可節省上千度電。在節電方面大有可為:如照明將白熾燈換成節能燈;購買空調認準1級能效標識;電視適當降低亮度和音量;冰箱放在陰涼通風處;洗衣機減少洗滌時間;電風扇多用慢檔省電1/3等。
《今晚報》:路燈裝上節能器,夜間半邊停
天津市新近推出安裝節能器、路燈夜間半邊停等兩項節電措施,每天可節約供電符合6000余千瓦。目前天津市共有各類路燈11萬盞,安裝了節能器后,節電效果在10%到15%左右。此外,在不影響路面照明的前提下,路燈管理處已經對外環和紫金山路、月牙河等后半夜無人處近萬盞路燈實施了半夜關燈。
《中國青年報》:節約資源青年當先
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浪潮之中,青年人應該做些什么呢?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向廣大青年提出倡議:節約資源,青年當先。倡議說:青年要自覺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積極參與節約的科技創造,踴躍投身節約的志愿服務。形成人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盡責,人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出力的生動局面。
《中國人事報》:節約型社會期待“三風”勁吹
中央關于節約的倡議已經“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建設節約型社會不應該是權宜之計,更不能是應景做秀。怎樣才能讓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觀念深入人心、經久不衰呢?中國人事報提出方法:一是要形成官風,各級黨委和政府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二是要養成家風,文明節儉,代代相傳。三是要促成民風,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努力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貫徹節約資源的理念。